金朝家庭中夫妻间法律关系考论

发布时间:2018-01-25 07:26

  本文关键词: 金代 家庭 法律关系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朝关于家庭中丈夫与妻、妾之关系的律文,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并行;妻、妾不得互易;殴杀妻、妾;犯奸淫罪;居丧嫁娶;妻妾缘坐等条目,大多是对家庭中妻、妾之于丈夫所尽义务的要求,或是对家庭中妻、妾伦理秩序的规定,对于丈夫之于妻、妾所尽义务的要求则少之又少。妻、妾之于夫所承担的是较片面的义务,实为无可辩驳的事实。就同罪量刑来看,金朝家庭中妻、妾与丈夫犯同等罪行时,量刑不仅不对等而且要明显繁重。就犯奸淫罪之惩处来看,女真人对犯"奸"有从重惩罚之习俗,无论是对强奸还是通奸皆十分痛恶,制裁也分外严苛。就法律条文在社会各阶层执行来看,金律在金朝社会上、中层执行效果与力度要明显优越于下层平民,底层妇女基本权益很难获得法律上的相应保障。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rape , the punishment of the wife and concubine in the family is not only unfair , but also the punishment for the husband ' s wife and concubine is very serious . In terms of the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rape , the punishment of the wife and concubine in the family is not only unequal but also obviously onerous . In the light of the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rape , the effect and strength of the law in the society of the society a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lower - level civilian population , and the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underlying women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of the law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246.4
【正文快照】: 金之肇兴,诸事简朴,并无成文法律,约定沿袭女真的不成文法。至熙宗朝皇统年间(1141—1149),以女真旧制,参唐、宋、辽之法,制定了金朝第一部法典《皇统制》。海陵朝正隆年间(1156—1161),制定《续降制书》。世宗朝,编修《大定重修制条》。章宗朝明昌五年(1194),编制《明昌律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鹏宇;;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黄冬云;唐代职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夏宇旭;;金代农业科学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9 赵崔莉;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泽洪;熊永翔;;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运刚;论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培建;新编《全金诗》补正[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6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宋守义;唐代复仇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泉;近百年来金史研究的进程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4期

2 刘福燕;;金代茶俗与文人茶情[J];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10期

3 韩世明;金史女真史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金史女真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4 李玉君;杨柳;;金代皇族赃罪考述[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5 赵永春;论金代士风[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6 安贵臣,蒋维忠;金代的忠孝意识评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李世龙;试析金代币制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3期

8 王德朋;;金代汉族士人经济来源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9 王久宇;;论金代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05期

10 陈瑞台;金代纸币制度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沈斌华;;专以交钞愚百姓[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3 姚桂轩;;金朝铜禁政策小议[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董耀会;;金长城的建置、戍防及后勤保障之探讨[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5 刘森;;金代纸币的二等制研究[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彭占杰;;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默书民;;金元时期冀州社会管窥[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张慧;;金代货币制度初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王培华;;关于金长城的三个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源文化 千年文脉余韵长[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丛明宇;“半拉城子”出土完整“金代青砖”[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蔡东洲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断代军事史研究的新收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景爱;北京的前身——金中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N];大同日报;2010年

6 明江;掀开850年前北京建都的面纱[N];中国商报;2003年

7 赵洛;元曲:大都?中都?[N];光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信;阿骨打与“大金碑”[N];吉林日报;2005年

9 马洪;中书门下之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程岩 本报记者  唐小清;打击盗掘文物刻不容缓[N];黑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孙孝伟;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贾淑荣;金代武将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陈德洋;金朝中原乡村社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雷;金代吏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立恒;金代社会等级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卓;金朝女性社会地位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黄运刚;论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潇;金代市场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4 谢恩禄;金朝上京区域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雪;金代后妃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徐歆毅;汉代家庭继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许静;《颜氏家训》研究[D];聊城大学;2007年

8 李晓燕;从婚姻、家庭看汉代妇女的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对萍;金代女性政治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猛;金代水利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2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62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