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到中原:蒙元历史变迁中的不兰奚制度
本文关键词: 元代 不兰奚 阑遗 所有权 社会保障 出处:《兰州学刊》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兰奚制度指元代对散落无主的人、畜和其他各种遗失物即所谓"不兰奚"的管理制度,滥觞于早期蒙古历史中的相关习俗和习惯法,并随着蒙古国家的建立而逐渐形成。从大蒙古国到元朝,蒙元国家的统治重心由漠北草原转向中原汉地,不兰奚制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疆域内得到施行,一方面也适应新的情况而不断改革和完善。随着以阑遗监为核心的管理机构的建立和一系列管理规范的制订,元代的不兰奚制度最终确立,不仅在保护失主所有权方面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更多的拥有了社会保障的功能。不兰奚制度在从草原推广到中原的过程中与汉法相互耦合,具有"蒙汉杂糅"的双重性格,是蒙元国家建构中制度变迁的一个缩影,从中可见元代统治之一斑。
[Abstract]:The Boulanhi system refers to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of scattered people, animals and other lost objects in the Yuan Dynasty, known as "Boulan Xi",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relevant customs and customary laws of early Mongolian history. From the Great Mongolia to the Yuan Dynasty, the ruling center of the Mongol state shifted from the northern grassland to the Han reg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On the one hand, the Boulanxi system was implemented in a wider territory. On the one hand, it also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constantly reformed and consummat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with the core of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eries of management norms, the system of Boulanxi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Not only continue to play a unique role in protecting the ownership of the owners, but also have more functions of social security. The dual character of "mixed Mongolian and Han" is a microcosm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ngolian and Yuan countries, from which the rule of the Yuan Dynasty can be see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691;K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照那斯图;;关于“不兰奚”的蒙古文对应形式buralqi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刘晓峰;;环境法视野下的中国水权制度演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10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郝延霖;;贯云石生平焦点问题的评析[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6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8 张红;;论见义勇为的法律救助[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宏亮;唐律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慧玲;故意伤害罪认定及量刑中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高颂;隋唐“蛊”现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伯君;;圣彼得堡藏女真文草书残叶汇考[J];北方文物;2008年03期
2 照那斯图;;释蒙元时期长方形圣旨牌文字[J];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3 蔡美彪;;処尼塞州蒙古晈牌再懰[J];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慧明;;甘肃天水县发现元代铜权[J];考古;1986年11期
2 桂金元;;安徽省青阳县发现元代铜权[J];考古;1988年06期
3 包祥;新近在内蒙古发现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金质圣牌[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尤中;蒙元对西北各民族地区的经营设治[J];思想战线;2000年05期
5 王忠阁;元代设有管理伊斯兰教的官署吗?[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邱树森;元代基督教在江苏的传播[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7 周良霄;元代旅华的西方人——兼答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J];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8 洪天福;计光华;;云南省首次出土元代差发银锭[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2期
9 张鸣;宋金“十大曲(乐)”笺说[J];文学遗产;2004年01期
10 杨印民;论元代腹里地区的军事工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雨o,
本文编号:1545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452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