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与顾颉刚、傅斯年、胡适有关《春秋》性质的学术讨论
本文关键词: 钱玄同 《春秋》 顾颉刚 傅斯年 胡适 出处:《史学史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23年,钱玄同提出六经与孔子无涉,六经之配成当在战国之末的观点,并对六经的性质做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后很长时间里,钱玄同与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学者,或通过私人间的书信、或通过公开发表文章的形式,对《春秋》一书的性质有过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反映了钱玄同对《春秋》性质认识的变化过程。
[Abstract]:In 1923, Qian Xuantong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the six Classics had nothing to do with Confucius, a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ix Classics was at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made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n the nature of the six Classics. For a long time thereafter, Qian Xuantong, Gu Jiegang, Fu Sinian, Hu Shi and other scholars, The nature of "Spring and Autumn" has been discussed many times by means of personal letters or published articles. These discussions reflect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Qian Xuantong'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pring and Autum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分类号】:K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贵福;钱玄同早年经学思想述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毅;;钱玄同与近代语言文字改革[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张向东;;钱玄同的文学革命之路:在“复古”与“革新”之间[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卢毅;试论“整理国故运动”对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卢毅;;试论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刘召兴;田嵩燕;;朱希祖与胡适——兼及章门弟子与英美派在北大的历史关系[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黎章春;张玉龙;;黄侃政治思想略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7 王幼敏;;马衡与西泠印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3期
8 魏继洲;;汉语审美性的断裂与延续——钱玄同废除汉字思想流变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刘晓明;郑振峰;;“切音字运动”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杨琥;;同乡、同门、同事、同道:社会交往与思想交融——《新青年》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J];近代史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怀琦;语丝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尤婕;以钱玄同为例看五四精英的书法情结[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安丽敏;单士厘的世界之旅及其思想认识研究(1898-1912)[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贵福;论钱玄同的疑古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昭君;章太炎的《春秋》、《左传》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0年01期
2 晁天义;《春秋》为史学著作说质疑——兼论杜预的“经承旧史”说及其影响[J];人文杂志;2002年06期
3 杨普罗,王三北;《春秋》何以始自隐公新解[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彭学绍;论《春秋》三讳[J];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1期
5 晁岳佩;《春秋》说例[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01期
6 刘黎明;《春秋》之阙文与错简[J];天府新论;2001年04期
7 王天顺;从“齐史之书崔杼”到“司马迁之述汉非”——试论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早期发展[J];人文杂志;1987年03期
8 路新生;驳刘逢禄《左氏》不传《春秋》说[J];史林;1998年04期
9 李燕;;孔子“春秋教”思想述论[J];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10 杨世文;经学的转折:啖助赵匡陆淳的新春秋学[J];孔子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长为;;关于禹诞期的辨难——读《顾颉刚年谱》札记之二[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刘大治;;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对汉代政权统一的影响[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3 司马迁;;史记·董仲舒传[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4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5 陈名实;;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与祖国的统一大业[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6 杨英杰;赵东玉;;试论春秋政治格局中的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徐心希;;浅谈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与汉代史学观念的更新[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杨青;;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A];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专集[C];2002年
9 崔凡芝;;晋国史官及其职责[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董承荣;;董仲舒的治国之道[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晋新;《春秋》的现代诠释[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李自强 张强;钱穆 成都治学兼养生[N];成都日报;2006年
3 记者 赵文 李超;兰州境内长城濒临消亡[N];兰州日报;2006年
4 包伟;兰州境内长城遗址多[N];兰州日报;2006年
5 浦善新;先秦州制问题研究(下)[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王U,
本文编号:1555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5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