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别集总目》订补
本文选题:《清人别集总目》 切入点:作者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 ,但是在作者事迹 ,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者自述 ,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 ,知《总目》对三多、王敬之、朱为弼、李宣龚、李联 、李慈铭、汪远孙、施建烈、顾莲、章黼、蒋志凝等人之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 ,或欠确 ,而其未知之王友光、叶大庄、叶英华、吕廷辉、汤宝荣、杨绍炯、陈来泰、金震、单学傅等人的生年实可确考 ,李刚己、郑德璜、范锴、曹文昭、彭俞、谢应芝等人的生卒年均可确考。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the Ching people's Concept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textual examination of the source and stream of the edition, but in the author's deeds, especially the author's birth and death years,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things to be discussed. And afte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relevant materials, we know that the examination of the year of birth and death of three people, including Wang Jingzhi, Wang Jingzhi, Zhu Weibi, Li Xuangong, Li Lian, Li Ciming, Wang Yuansun, Shi Jianlie, Gu Lian, Zhang Fu, Jiang Zhi-ying, and others, was wrong. Or not true, and the years of life of the unknown king, Youguang, Ye Dazhuang, Ye Yinghua, Lu Ting-hui, Tang Baorong, Yang Shao-chung, Chen Lai-tai, Jin Zhen, Shan Xuefu, and others can really be tested, Li Gangji, Zheng Dehuang, Fan Kai, Cao Wenzhao, Peng Yu, Xie Yingzhi and other people's years of birth and death can be test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G25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远林,刘进;纳兰词与清初词风及社会风习[J];天府新论;2002年05期
2 杨萍;清代女性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朱惠国;论宋翔凤词学思想及其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东京;从三个作家群体看清词的繁荣[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5 陈文新;论浙西词派的词统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6 许伯卿;论咏物词创新的前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徐立望;;张惠言经世思想:经学与词学之统合[J];浙江学刊;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莹;;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的接受[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秋娟;宋季及元风雅词派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曹明升;清代宋词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思增;陈子龙新诗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意;“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荣;诗教与花间的融合[D];南昌大学;2007年
2 蓝哲;晚清粤西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华庚;《云起轩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郑毅;云间词派中、后期创作状貌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两浙遗民词人群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小满;把卷立苍茫[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纯斌;清初扬州遗民词人及其作品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彭培元;况周颐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岳林海;论屈大均遗民心态之变对其词作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刘佳宁;太清词的满汉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修世平;《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四则[J];图书馆建设;1991年02期
2 修世平;《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七则[J];河北科技图苑;1992年04期
3 何槐昌;《四库会书总目》著录校正选辑(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3年01期
4 ;《环境科学》第十五卷一九九四年总目录[J];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5 ;《情报科学》一九九四年总目次[J];情报科学;1994年06期
6 ;本刊1994年1—12期总目录[J];新闻与写作;1994年12期
7 ;1994年度总目次[J];自动化仪表;1994年12期
8 ;1994年本刊总目录[J];电子质量;1994年12期
9 ;1994年《广东化纤》总目录[J];广东化纤;1994年04期
10 ;1994年《软件世界》杂志总目录[J];软件世界;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 总目(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杨晋龙;;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诗经学的评价[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陶敏;;《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非李白诗[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一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朱世戎;张金良;徐国端;杨建功;甘先平;朱谷昌;;有色地质矿产资料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5 郭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A];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真伦;;南宋蜀刻十二行本《昌黎先生文集》考述[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劳;;走禽业——一种新兴的实业[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申晓亭;;建设蒙文文库的思路与建议[A];2003年中国蒙古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卢美松;;梁克家《三山志》与何乔远《闽书》[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樱花学园大学教授 田仲一成;关于车王府曲本[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记者 贾西平;我国向海洋强国迈进[N];人民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益西加措;改革与全国同步 体制与全国衔接[N];西藏日报;2000年
4 ;天津港成为中西部外贸最大口岸[N];中国交通报;2001年
5 陈新;目录学研究领域的新贡献[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徐晋;强化服务意识 增加地方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记者 冯军军;中国将改革医疗卫生体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江巨荣;渐去渐归的宝卷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记者 周咏南;加大整治污染力度 切实提高环境质量[N];浙江日报;2001年
10 主持人:杨有振 侯西鸿;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作刚;欧亚大陆鲇形目鱼类系统发育与骨鳔下区鱼类分化时间估计及其起源与演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2 高娃;《蒙古源流》蒙古文满文汉文宫廷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涂谢权;崇实黜虚:经世氤氲笼罩下《四库总目》的学术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爽;中国古代早期的独幕剧[D];扬州大学;2004年
3 支那;《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录文考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录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订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广华;吴潜及其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亮;《四库全书》西北文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9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5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