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

发布时间:2018-03-22 03:18

  本文选题:明朝 切入点:朝鲜 出处:《古代文明》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于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Abstract]:From the 15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7th century, in the world of East Asia, where the Ming Dynasty was at the center of domination, the Kingdom of Ryukyu was, from beginning to end, in a good-neighborly, even humble manner, with the Ming Dynasty, Korea, Japan, a few neighboring countries, maintai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xchanges and constantly expands its spac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it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canonized tributary system centered in the Ming Dynasty, seeking political asylum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n the other hand, it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system of canonized tributary service with Japan, and on the other hand, with Japan, Korea lived in peace, exchanged commerce and gained the greatest benefit. In the tributary system centered on the Ming Dynasty,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Ryukyu were always link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vereign state of the Ming Dynasty.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when the state power was declining, In 1609, Japan's Samoshi Shimashima invaded Ryukyu, reflecting his ambition of trying to build a Japanese-style "Hua Yi order" in East Asia.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分类号】: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7期

2 薛菁;郭翠梅;;明清福州地区婚姻论财风尚之成因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温惠爱;琉球诗散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续靖;;琉球群岛法律地位初议[J];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09期

5 刘晓露;;1609年萨琉之役原因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1年21期

6 杨邦勇;;近代日本吞并琉球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臧运祜;;20世纪前期中国与东亚国际关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刘晓露;;《出兵琉球之军众法度条款》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张耀武;;试论日本近代大陆政策与当代亚洲战略[J];日本研究论集;2001年00期

10 臧佩红;;日本明治初年的东亚战略[J];日本研究论集;2002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春梅;清代中琉关系档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D];厦门大学;2007年

5 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法武;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杨邦勇;亚洲视域下的琉球兴亡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磊;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D];吉林大学;2013年

9 薛明;清代中前期的中日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毅;琉球法律地位之国际法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飞;琉球独立运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亓玉花;历史地理文献中琉球名称之考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震;夏子阳使琉球及其对中琉友好关系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代荣;《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红吕;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日本观变化[D];辽宁大学;2011年

6 贺(王争);“琉球事件”中的中国社会关于宗藩体制的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晓云;明代中国、日本、琉球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静;清代前期闽海关的设置与福建沿海城市的兴盛[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盛雪雁;十七、十八世纪中日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谷庆涛;日本型“华夷思想与华夷秩序体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6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46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