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间娱乐活动中的音乐表现及特征
本文选题:宋代民间音乐 切入点:瓦子音乐 出处:《中州学刊》2014年11期
【摘要】:宋代民间音乐集中体现在宋代民间的娱乐活动中,不仅开启了古代音乐的新篇章,而且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宋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和兴盛是宋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征,宋代音乐的主流开始转向平民音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音乐性质逐渐走向商业化、专业化,戏曲和说唱音乐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音乐活动场所的固定为民间音乐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Abstract]:Folk music in Song Dynasty is embodied in folk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n Song Dynasty. It not only opens a new chapter of ancient music,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development. The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of folk music in Song Dynasty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music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The mainstream of music in Song Dynasty began to shift to civilian music.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nature of music gradually became commercialized and specialized. Opera and rap music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nd become a very representative form of music. The fixing of music venues has created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安徽农村音乐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2013SQRW041ZD)
【分类号】:K244;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章昕;;《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史长编》及《中国戏曲通史》著者治学方法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李磊;沙素芳;;论《琵琶记》的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张文秀;;《西厢记》之“真”与王实甫的价值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闫琦;;《汉宫秋》艺术结构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李真瑜;关于昆腔传入北京的时间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王浩然;;论施绍莘昆曲创作的时尚特征[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慧;;从《窦娥冤》浅谈关汉卿杂剧的“本色美”[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9 辜喜环;;积极探索弋阳腔进校园的思路和方法[J];才智;2010年35期
10 黄鑫;;论宋代南戏对宋词的传播[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纪广;;中国古代舞蹈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星;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7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古代部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东;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伍永晋;明清《西厢记》续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秀义;《琵琶记》艺术再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培忠;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佳佳;元杂剧青楼戏的思想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庆年;岳飞戏的叙事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师林;歌剧《白毛女》在东北解放区的传播[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谊婷;试论中国戏曲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移植生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燕;对元杂剧和日本谣曲的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晓叶;元代与明前期杂剧中的“开”[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5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