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礼仪的社会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9 17:58

  本文选题:魏晋南北朝 切入点:书信礼仪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书信礼仪是人们在长期通信实践中形成而且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书信礼仪自从形成一整套系统以后,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形成系统以前不可比拟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由于空间、等级、情感、思想等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其次,它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最后,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Abstract]:Letter etiquette is a standard of etiquette that people have to abide by in the practice of communication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e formation of a whole set of systems, the influence of letter etiquette on society is unparalleled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It mainly show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t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because of space, grade, emotion, thought, etc.; secondly,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finally, it enriches people's aesthetic tast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34)
【分类号】:K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7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浅谈广告传播的社会影响效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肖云儒;戏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对戏剧的影响[J];陕西戏剧;1980年03期

3 林吉玲;论近代企业在运河区域的创办及其社会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仓理新;以历史学为视角观察书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向莉;;体育用语中战争隐喻的社会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践耳;轻音乐向何处去[J];人民音乐;1982年10期

7 申家宁;魔鬼,或天使?──电视对加拿大社会影响的报告[J];电视研究;1994年12期

8 ;对私营企业主社会影响的种种认识[J];党史文汇;1996年07期

9 刘s鷖,

本文编号:1682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2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