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发布时间:2018-03-29 18:36

  本文选题:《六经》 切入点:孔子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发生的历史条件,在于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两大基础。其产生既是当时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古典文化首次大展现。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树立了光辉榜样。
[Abstract]: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alents and ideological resources. Its emergence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times at that time, but also the first great display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Set a shining exampl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马育良;;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吴孔军;简析孙吴时期安徽境内的山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孝忠;;汉代的黄白术及其流派[A];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丁媛;张如青;;《黄帝内经》与出土的秦汉式盘、式图[A];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6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郝黎;唐代官吏惩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施建军;神仙·游仙诗·曹氏父子[D];郑州大学;2001年

3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4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5 霍炬;董仲舒与西汉前期文论理论前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庆明;论汉代文学自觉因素的积淀及其价值[D];新疆大学;2002年

8 逯万军;略论东汉前期的经学[D];郑州大学;2002年

9 杨春蓉;唐代大理寺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杜志强;萧绎及其《金楼子》论稿[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山;;群雄纷争下的生存与智慧 当前该向战国时代学什么[J];人民论坛;2012年S2期

2 王汐牟;;简析战国时期将之官职及其特点[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黄中业;;战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飞跃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4 晁福林;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史研究;1998年02期

5 马卫东;战国贿赂三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牛建强;战国时期魏都迁梁年代考辨[J];史学月刊;2003年11期

7 于常青;战国时期的畜牧业[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于常青;战国时期粮食的储藏管理和加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忠林;对战国文化区域性的初步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10 黄元春;;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与“改革开放”政策[J];文史春秋;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徐辉;;战国纵横策士心态与儒士心态比较[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化成;张兆祥;张鸿膺;吕冬梅;;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5 杜晓黎;;呼和浩特地区战国时期货币经济[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周锦章;;战国时期赤峰地区的货币流通[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7 赵国华;叶秋菊;;战国时期的秦楚关系[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合群;;战国魏都大梁考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继民;郝良真;;试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10 杜宇;孙敬明;;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胜萍 通讯员 白煊;引江济汉工地现200余战国古井[N];湖北日报;2012年

2 记者 胡杰;西安破获一起盗掘战国时期古墓案[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集美大学文学院 陈光田;从战国成语玺看 先秦时期人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2年

4 记者 明海英;荆州发现近700口战国古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陈鹏;郴州首次发现战国时期的革带[N];郴州日报;2013年

6 张裕臣;战国时期反腐败主要措施[N];检察日报;2004年

7 柯杨;高新区古墓有助揭示“战国生活”[N];河南日报;2007年

8 彭曦;石鼓作成于战国的铁证[N];光明日报;2010年

9 范学新;延庆出土战国刀币[N];北京日报;2004年

10 刘丰;论战国时期儒家的选举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2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3 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D];西北大学;2006年

5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沛;战国时代的黄老“法”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D];四川大学;2006年

9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山青;战国时期韩国政治的兴衰[D];河南大学;2010年

3 王贝贝;战国时代急需人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大伟;战国军法时代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章丽琼;战国时期列国置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玲童;战国时期学术中心的形成[D];西北大学;2008年

9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生;论战国时期的私营商业经营思想[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2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2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