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下的明代士林精神走向
本文选题:廷杖 切入点:明代士林 出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廷杖是明王朝的基本刑法之一。明初洪武年间的廷杖主要以惩戒整顿吏治为目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明朝中后期的廷杖则演变为疏离君臣的工具,严重损毁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在残酷的廷杖刑法之下,明代文人的士林精神一片狼藉。尽管离开官场和试图进入官场的文人,苦心进行着士林精神的修缮与重塑。但是,君王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肆意摧毁,改变了明代士林精神的走向。
[Abstract]:The staff was one of the basic criminal law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aff in Hongwu perio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as to punish and rectify the officials, which had a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staff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evolved into a tool for alienating the monarch. Seriously damaged the spiritual homeland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Under the cruel criminal law of the staff, the Schilling spirit of the literati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in a mess. Although the literati who left the officialdom and tried to enter the officialdom, they painstakingly carried out the restoration and remolding of the Schilling spirit. The wanton destruction of the ruling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king changed the spirit of Schilling in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D929;D924;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刘晓斌;;刍议明末兵役制度与国家兴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潘忠泉;李怡;;建文朝年号革除考述[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6 白一瑾;;论清初贰臣士人“两截人”的处境心态[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7 刘志刚;;明末政府救荒能力的历史检视——以崇祯四年吴u!赈陕为例[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8 魏鹏;颜廷宏;;壬辰战争前后明政府决策失误探究[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9 时仁达;;熊廷弼与明末党争[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10 尹黎云;论范字的盛衰及其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时龙;;明代诏令的类型及举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2 刘红娟;;另类的文化流散:明末清初农民武装与北戏南传——以粤东西秦戏为中心[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冲冲;论吴应箕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德权;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松;魏野及其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元元;陈继儒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璐;王庭婽《松晙稿》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朱战威;宋代隐士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侯军伟;宋代安全生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韩殿栋;;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作用论析——兼谈当今知识阶层在构建中国文化中的作用[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徐春燕;;明代廷杖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徐爽;;明朝廷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4 赵振丰;;论明朝的一种特殊刑罚——廷杖[J];沧桑;2009年02期
5 廖元琨;;锦衣廷杖与明代官僚心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石勇;;戴钦生平及著作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王应常;明代封建专制主义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8 甲子;刚正不阿 纠劾奸佞[J];中国监察;2000年05期
9 赵映■;明代的法律制度[J];文史杂志;1987年06期
10 曾唯一;朱元璋的集权与明中后期的政治腐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孟广林;“婴逆鳞”与古代士大夫谏政的悲剧[N];光明日报;2005年
2 徐晋;板子下的士大夫[N];中国审计报;2003年
3 程忠茂;访杨升庵纪念馆[N];云南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雷;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3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