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政制度变革与明中后期商业的发展——以漳州、泉州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2 10:36

  本文选题:明中后期 切入点:东南沿海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明初,漳州、泉州地区商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市场规模小,正统年间的盐政制度变革改变了这种状况。正统八年(1443),泉州盐课改折,食盐由官营转变为自由运销,新盐政的运作与市场发生密切关系,直接促进了漳泉地区商业的繁荣,具体体现在:灶户买米纳课,打通了东南沿海近海商路,扩大了泉州沿海地区与江浙、潮粤等地之间的商品交易网络;食盐的自由流通带动了九龙江、晋江流域沿海食盐和山区特产之间的贸易模式形成;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泉州地区出现灶户普遍经商、追逐财富深入人心的局面;同时也使得漳泉山区特产商品化和区域内部市镇的兴起。盐政变革带动下的漳泉商业繁荣,最终在16世纪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之后,为漳泉地区迅速融入更为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Abstract]: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level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Zhangzhou and Quanzhou was not high, and the market was small. The reform of salt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the orthodox years changed the situation.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salt polic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rket, which direc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business in Zhangquan area, which wa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urchase of Minah class by the kitchen households, the opening up of the offshore commercial roads off the southeast coast,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coastal areas of Quanzhou and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The free circulation of salt in Jiulong River and Jinjiang Watershed ha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trade model between coastal salt and mountain specialty products. With the frequent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re has been widespread business among local residents in Quanzhou. The pursuit of wealth wa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ed 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pecialty products in the Zhangquan Mountains and the rise of towns within the region. The commercial prosperity of Zhangquan, driven by the salt policy reform, was finally followed by trade betwe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e 16th century.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the Zhangquan area into the broader overseas trade marke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灶户制度运作与福建盐场社会变迁研究”(13CZS023)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望;晚明福建与江浙的区域贸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卜永坚;;盐引·公债·资本市场:以十五、十六世纪两淮盐政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3 徐晓望;明代福建市镇述略[J];史林;1999年01期

4 赵毅;明代淮盐流通及管理机制[J];史学集刊;1991年02期

5 叶锦花;;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正统年间福建泉州盐课折米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6 陈春声;;明清之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J];文史知识;1997年09期

7 晁中辰;论明中期以后的海外贸易[J];文史哲;1990年02期

8 科大卫 ,陈春声;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01期

9 王业键,陈春声;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02期

10 徐晓望;论明末清初漳州区域市场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云平;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J];八桂侨史;1998年03期

2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3 孙早;张振;;政府行为规范、政策供给水平与私营企业发展——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4 梦痕;;清末民初宁波花轿研究[J];东方博物;2009年03期

5 赵红;;论明代山东海防的特点与得失[J];东方论坛;2011年05期

6 孙早;王文;;官商结盟的体制效应——以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为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7 苏全有;常城;;对近代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反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黄国盛;清代前期开海设关的历史地位与经验教训[J];东南学术;1999年06期

9 刘登翰;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10 徐永战;;南通民居装饰的文化意涵[J];东南文化;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一种尝试性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侃;李雪华;;明清之际福建客家经济发展与经济观念:以李世熊的《钱神志》为中心[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3 黄顺力;叶赛梅;;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中的文化思考——兼论闽南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连心豪;;清代漳州月港海外交通贸易一瞥——民间宗教信仰史迹文献视角[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曾筱霞;;财富福建与商业意识——外国人看福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徐心希;;明清时期福建输入的西班牙银币与粮价波动的关系[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8 张宇燕;高程;;阶级分析、产权保护与长期增长——对皮建才博士评论的回应[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9 张宇燕;高程;;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10 刘登翰;;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辨识[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3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晓望;16—17世纪环台湾海峡区域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彩霞;走向海洋时代[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7 马永明;论外部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香山籍归侨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8 王选庆;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蒋贤斌;出走—顾准及其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吉;乡官与明代政治生活[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1期

2 张兴吉;;明代乡官的经济活动与个人生活[J];海南师院学报;1990年02期

3 黄国信;食盐专卖与盐枭略论[J];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05期

4 黄国信;;弥“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J];史林;2006年02期

5 黄国信;盐法变迁与地方社会的盐政观念——康熙年间赣州盐法所见之市场、考成与盐政关系[J];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6 云川;明代东南沿海的倭乱[J];新史学通讯;1955年06期

7 高春平;论明中期边方纳粮制的解体——兼与刘淼先生商榷[J];学术研究;1996年09期

8 徐晓望;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渊源——兼与谭世宝先生商榷[J];学术研究;1997年07期

9 刘淼;明朝官收盐制考析[J];盐业史研究;1993年02期

10 黄国信;周学思叩阍与清初衡州府盐区“改粤入淮”——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之三[J];盐业史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亮;;清末盐政改革——以中央与各省关系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4期

2 曹爱生;;古代两淮盐政中的“河工”[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林永匡;;清初的山东运司盐政[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4 张笃勤;林则徐在两湖的盐政改革[J];盐业史研究;1989年03期

5 郑海峰 ,王力平;唐后期盐政的演变与盐商势力的消长[J];盐业史研究;1989年04期

6 吴泽霖;国民党入川统一盐政的经过[J];盐业史研究;1990年03期

7 齐涛;魏晋南北朝盐政述论[J];盐业史研究;1996年04期

8 夏国祥;;近代中国盐政改革思想初探[J];盐业史研究;2009年03期

9 倪玉平;朱鸿纲;;变通于成法:陶澍与淮南盐政改革[J];盐业史研究;2010年02期

10 孙明;;论清代内蒙古盐业的产运销方式[J];兰台世界;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晋浩;;徐继ul的盐政思想[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潘小林;;建设学习型盐政队伍的思考[A];浙江省盐学会成立大会学术交流文集[C];2004年

3 王红;;韩文盐政思想简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4 任桂园;;隋唐五代盐政与三峡盐业[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5 汪圣铎;郭兰;;南宋后期盐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6 赵小平;;清代云南盐政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7 陈小玉;;边界山区小县盐业市场现状及盐政管理对策探索[A];浙江省盐学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8 刘经华;;关于中国早期盐务现代化的几个问题[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9 孙丽萍;王勇红;;清代河东盐“课归地丁”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戢逢健;;誓洒热血保专营[A];2004鄂盐研究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书印 张庆雷;市盐业管理局着力强化盐政所建设[N];商丘日报;2006年

2 记者 谭绍军 通讯员 刘灿玲;我市盐政管理经验全省推介[N];益阳日报;2007年

3 连云港市盐务局 徐军;应对盐业新形势 提升盐政管理水平[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金常胜;无锡加强盐政管理扎实有效[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王志法;苏州盐政管理扎实有效[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尹海滨;全省盐政管理工作会议在宁召开[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记者 常晓兰;加大盐政管理力度 维护盐业市场秩序[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8 汝南县盐业管理局 王剑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加强盐政管理工作[N];驻马店日报;2009年

9 建湖县盐务管理局局长 邱怀川;盐政管理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郝帅;邢台盐政被指与企业争利[N];中国企业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东;近代山东盐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丹;唐代盐政改革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金伟;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盐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樊磊;民国绥远地区盐政研究(1912-1937)[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为静;康乾两淮盐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丹;明朝两淮余盐政策浅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陈学英;五代盐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妍慧;民初盐政改革与政局[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锐;西夏的盐业生产和盐政管理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