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女性犯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7:21

  本文选题:清前期 切入点:女性 出处:《暨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清朝前期,纲常名教特别是“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思想成为女性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部分女性已经越出了法律和道德的轨道而犯罪,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女性犯罪分为两大类型:性犯罪和刑事犯罪。性犯罪中的女性有被动性和自愿性两种角色;刑事犯罪则以杀伤罪和拐卖罪为主要形式。严重的女性犯罪,引起了统治者和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除了充分运用法律控制外,国家还大力旌表节烈妇女,企图通过道德教化来遏制女性犯罪;家族则通过家法族规来约束族内女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女性犯罪的产生既有法律制度的因素、婚姻制度的因素,,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清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欲与情欲膨胀,价值观念变迁,生活方式变化,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不断变迁的社会风气的冲击,“三从四德”的伦理教条对女性的约束作用已大为松动。
[Abstract]: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hought of "three from four virtues" and "from one to the last" became the norm of women's daily behavior.However, some women have crossed the track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committed crimes, causing certain harm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Female cr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exual crime and criminal offence.The female sex crime has two kinds of roles: passive and voluntary, while the main forms of criminal crime are the crime of killing and trafficking.The serious female crime caused the strong reaction of the rulers and all social strata.In addition to making full use of legal control, the state also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women trying to curb female crime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 family restricts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female members of the clan through family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emergence of female crime has the factors of legal system and marriage syste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xpansion of people's material desire and desire, the change of values, the change of way of life, the traditional ethics were impacted by the changing social atmosphere.The ethical dogma of "three conformities and four virtues" has loosened its binding effect on women.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张法瑞;;清前期广东皇木采办[J];岭南文史;2011年02期

2 刘永连;;从吧国公堂《公案簿》看清前期巴达维亚与中国的经济往来[J];海交史研究;2006年01期

3 李昕;;王世襄:明式家具里“玩”和“学”[J];城市住宅;2011年08期

4 ;胡建中·清代皇家武备(之二) 渠道广开,源续不断——清宫兵器的来源[J];紫禁城;2011年05期

5 黄凡;;清前期耶稣会士的活动与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6 周全霞;;略论清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保障思想[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7 林联华;;清代前期的福建官方造船业[J];海交史研究;2011年01期

8 黄晓丹;;“花间”与“诗教”之间:清前期女性写作传统的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程方;;清代鲁西北农村社会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试论清前期清政府对制钱的政府性管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3 史革新;;清前期理学平议[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4 吴建雍;;清前期的紫禁城[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5 孙文良;;清前期满族文化发展的趋势[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6 吴建雍;;清前期中西海路丝绸贸易[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建雍;;清代北京的粮食供应[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8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万明;;明朝对澳门政策的确定[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李祖基;;周婴《东番记》研究[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日根;论清前期海洋管理政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N];团结报;2009年

2 赵云田;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N];光明日报;2000年

3 毛佩琦;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N];天津日报;2008年

4 汪学群;清前期的学术思想论争[N];光明日报;2000年

5 工行北分 张心宁;欧元 回调有限[N];证券日报;2003年

6 刘铮;杨念群的新境[N];东方早报;2010年

7 孙宏年;两岸学者聚焦清代边疆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赵晓林;收藏老家具寻梦老济南[N];济南日报;2010年

9 练德荣;六种钥匙值得收藏[N];北京社会报;2005年

10 魏刚;探寻京城神秘中医收藏[N];北京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唐伟华;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何宇;清前期中日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唐桂艳;清代山gq刻书史(一)[D];山东大学;2011年

6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清前期女性犯罪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肖承福;清前期西洋音乐在华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丹;清前期潮州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晓梅;清前期泉州府列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霞;传统中的抗争——清前期广东女性角色探析[D];暨南大学;2002年

7 阮立影;从《皇清职贡图》看清前期贵州少数民族社会[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为东;清前期进出口货物的通关[D];郑州大学;2000年

9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唐伟华;清前期广东刑案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2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