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蚕业研究
本文选题:唐代 + 蚕业 ; 参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5期
【摘要】:中国是世界蚕业唯一的起源地,并且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取丝的国家,蚕业的历史十分悠久,蚕桑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唐朝亦不例外,唐代蚕业发达,作为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关系国计民生,必然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然而唐代没有蚕业方面的专著,致使我们不能清晰唐代蚕业状况。本文在考据唐代有关史料的基础上试从唐代蚕业政策、分布区域、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及周边地区蚕业的情况、养蚕器具、以及与养蚕相关的事务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窥见唐代蚕业之一斑,为促进当代蚕业发展提供借鉴。
[Abstract]:China is the only place of origin of the world sericulture, and i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invent sericulture to take silk. Sericulture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sericulture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rulers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Tang Dynasty is no exception, the Tang Dynasty sericulture developed,A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taxation, the ruler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However, there were no monographs on sericulture in Tang Dynasty, which made us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ericulture in Tang Dynasty.On the basis of textual research on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policy,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seri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sericulture utensils, and sericulture related affairs of the Tang Dynasty.In order to see the Tang Dynasty sericul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ericulture to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242;S88-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6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7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8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司洪昌;;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家栋;闭立辉;韦博尤;罗坚;;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J];广西蚕业;2008年02期
2 万云龙;科学管桑方法好 促进效益大提高[J];蚕学通讯;1988年03期
3 ;《四川蚕业》2008年总目录[J];四川蚕业;2008年04期
4 侯勇;龚竞;徐水;;《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教学改革探索[J];蚕学通讯;2010年01期
5 ;《四川蚕业》2009年总目录[J];四川蚕业;2009年04期
6 潘一乐;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J];蚕业科学;2003年01期
7 陈群;;蚕业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蚕桑茶叶通讯;2006年04期
8 夏建国;;电算机技术在我省蚕业中的应用[J];蚕桑通报;1982年01期
9 左绍华;;强化蔟中保护、提高茧丝质量[J];蚕学通讯;1992年02期
10 ;《四川蚕业》2006年总目录[J];四川蚕业;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蚕业史》书讯[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内蒙古蚕业发展状况及高寒地区育种技术探讨[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潘一乐;;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A];江苏省昆虫学会通讯4[C];2003年
4 邢东旭;周德贵;刘吉平;;因特网上的蚕业科学知识简介[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朱方容;;广西蚕桑品种创新与良种体系发展研究[A];第四次西部选原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苗欣;姬山虎;;农村常见蚕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浅析[A];中国蚕学会养蚕与蚕生理病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曾国新;;广西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分析[A];云南省蚕学会第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暨云南省茧丝绸协会第一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蔡得田;宋兆建;陈冬玲;何玉池;;从二十二倍体新疆药桑,看发展多倍体生物的重要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张雨丽;张桂征;韦博尤;闭立辉;顾家栋;;转基因育种技术及其在家蚕育种中的展望[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吴建梅;;影响茧丝解舒的内外因素初探[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省屯留县蚕桑开发服务中心 宋建香;浅析新形势下的蚕业技术指导[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文军;中国蚕业文化论[D];苏州大学;2005年
2 陈利华;广食性蚕的食性生理与遗传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39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