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学田”的几个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4 23:28

  本文选题:宋代 + 学田来源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宋代"学田"的来源途径主要有:朝廷的赐予、各级官府的拨付与购置、民众乡绅的捐赠及书院创办者的自置。其中朝廷赐田、官府拨田及购田为官学学田的主要来源途径,而民众乡绅的捐赠及学校自置则为书院学田的主要来源方式。学田的出现,为宋代文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Abstract]:The sources of "Xuetian" in Song Dynasty mainly include the grant of the court, the allocation and purchase of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the donation of the gent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ademy.Among them, the government gave farmland, the government allocated land and purchased land as the main source of official learning fields, and the donation of the gent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academy fields.The emergence of Xuetian provided economic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in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 上海市教委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J50405)
【分类号】:F329;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孟繁清;元代的学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2 钱蓉;清代学田来源试析[J];清史研究;1998年04期

3 漆侠;;宋代学田制中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3期

4 李清凌;学田制度:庆历改革的一项创举[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邓小南;;《宝训》《圣政》与宋人的本朝史观——以宋代士大夫的“祖宗”观为例[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续)[C];2005年

6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蔡克荣;;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9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勇;广收人材以资吏治──清前期河南地方教育体系略探[J];南都学坛;2000年01期

2 杨果,赵治乐;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马泓波;王晓斌;;宋代陕西官学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理论导刊;2011年02期

4 黄士华;;对《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几点补正[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雷家宏;;宋元荆楚地区的官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程慧;;明代中后期宁国府书院之兴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朱鹏;;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8 冯国梅;;宋代岭南谪宦谪居心态[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9 孔帅;;张居正禁毁书院新探[J];武汉文博;2011年01期

10 易自歧;宜春昌黎书院[J];江西教育;198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布生;;朱熹创建竹林诸精舍与兴复白鹿诸书院考[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吴海波;;两淮盐商与清代文教事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黄金钟;;朱熹与福建书院考评[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李劲松;;五代时期的江西书院考述[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5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正德;曹正庆;;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池小芳;;义学的性质与功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李建兰;;欧阳守道与白鹭洲书院[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10 若亚;;《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出版[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禾丽采;古代的“书院”[N];云南政协报;2004年

2 杨齐生;宋代的四大书院[N];中国审计报;2004年

3 申霞;明末书院的创建和毁禁[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左漫莹 余贤杰;清代兰州的三大书院[N];兰州日报;2005年

6 董生贵;陇南的古书院[N];民主协商报;2006年

7 金鉴;汇芳书院[N];中国档案报;2002年

8 湘妃竹;我国古代著名书院[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9 薛林荣;清朝的秦安书院[N];天水日报;2005年

10 张书勇 张晓红 吕中田;邓州修复花洲书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6—1626[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慧;宋代福建科举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茹;宋代江西孔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4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6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胡坤;宋代辟举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1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51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