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填补中国经学史研究空白的力作——评阎春新《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
本文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 + 论语 ; 参考:《东岳论丛》2013年06期
【摘要】:正阎春新同志的《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一书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9章、22节、近48万字的篇幅,对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语学"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考辨和评判,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经学史研究的一段空白,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此一领域的重要创获。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以来,以训释、研读、考辨和阐发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学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y Comrade Yan Chunxin was published by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in 2012. The book consists of 9 chapters, 22 sections, and nearly 480000 words. The study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as comprehensively combed, researched and judged, thus filling a gap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s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cademic circles in this field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Since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carried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policy of "ousting 100 schools of thought and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lone",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ave been studied, studied, studied and elucidated as the main content of Confucian class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分类号】:B235;K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弟;;谈谈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文史知识;2007年05期
2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3 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5 杨富;寇恒武;;魏晋南北朝时期辽河流域的环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贾小军;刘永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诸层次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杨健吾;;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间的色彩习俗[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静;;魏晋南北朝的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许璇;;浅析魏晋南北朝“男风”的盛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10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家务劳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魏刚;;周礼与孔子的饮食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艳梅;;关中郡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崔浩;;建国以来六朝军事研究综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2 齐迎红 云冈石窟研究院;探索南北朝女子发式[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刘福林;孔予的才华及评价[N];大同日报;2006年
4 李凭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华文明整体的升华与平城古都地位的确立(下)[N];大同日报;2010年
5 李文海;信者居官立事之本[N];光明日报;2010年
6 王震;日本学者谈“郭店楚简的形成年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王志军;朱熹款《赠门人彦忠、彦孝同榜登第》诗册真伪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于长荣;伯夷叔齐墓在宝应[N];扬州日报;2005年
9 陆江兵 张文江;从商周到明清:50天走过3000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李斌城;“贞观之治”的儒家文化内涵[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东洋;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6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8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迎花;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郊祀制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甫晟;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及博戏赌博现象初探[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5 张昌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贾小军;有关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丽;魏晋南北朝疾疫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8 张丽君;魏晋南北朝赌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孔琴琴;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统论的广泛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琦;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的应用及其背景下的文档工作[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9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8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