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史研究的历程
本文选题:宋代 + 社会史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20世纪以来,宋代社会史研究走过的百余年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起步与开拓阶段,不但开辟了若干领域,而且已经尝试理论分析,出现整体史研究的倾向;曲折与停滞阶段,则强调理论,流行宏大叙事范式,但研究范围收窄,两岸研究出现明显差异;复兴与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方法逐渐更新;走向繁荣阶段,随着理论与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社会史视角与传统领域相结合,研究问题不断细化,取得大量具体成果。不同时期宋代社会史研究的特点,为学术研究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借鉴。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in So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starting and developing, not only opening up a number of fields, but also trying to analyze the theory, showing the tendency of the study of the whole history, twists and turns and stagnation. However,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 narrowed,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the stage of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gradual renewal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progress towards the stage of prosperity.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fiel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history and the traditional field, the research problems are constantly refin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concret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in Song Dynasty in different period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end of academ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BZS022)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建国;;日本学者关于宋代东京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04期
2 魏希德;刘成国;李梅;;美国宋史研究的新趋向:地方宗教与政治文化[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李永卉;;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柳雨春;;宋代商业中的女性[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高楠;王翠改;;我国古代法律文本中的嫁妆——以北宋仁宗和哲宗时代为中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以中日韩学界对于宋代政治史的研究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魏鸿;;宋代“崇文抑武”治国方略与孙子兵学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吴祖宏;;社会秩序与宋代家训关系小议[J];才智;2009年31期
8 王军营;;北宋中期文人谈兵风尚基本特征初探[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9 王晓燕;;宋代官营茶马贸易兴起的原因分析[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10 谢运博;;宋代行会在调节政商关系中的作用及现代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朝阳;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璇;两宋时期的海陆民间对外贸易[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环宇;清代“赘婚”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丽丽;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景芳;元代山东宗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魏哲;宋代妇女财产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郑雪霞;郭忠恕及其界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姚帅;宋代乡村社会空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力;;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2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乔新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4 田居俭;;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要重视理论指导[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5 行龙;;“资料革命”: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作[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6 岳庆平;社会史研究中的扩大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7 张实;清史及社会史研究的开拓性成果——《清人社会生活》评介[J];清史研究;1991年01期
8 虞和平;郭润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历史研究;1993年01期
9 刘爽;俄国社会史研究的传统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10 郭春生;目前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晓云;;论民族社会史研究及其在当代的几个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5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韩志远;;晚清秘密社会史研究[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7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9 郭德宏;;社会史研究与中国现代史[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10 娜西卡;;浅谈原始社会中的家庭[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2 蒋清宏;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亟待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王卫平 王玉贵;社会史研究“碎片化”命题再检讨[N];光明日报;2012年
4 郝平 张俊峰;探讨社会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N];人民日报;2012年
5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朱浒;社会史研究的一次突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常利兵 马维强;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反思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8年
8 郝平 韩晓莉;中国社会史研究: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周群;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振宇;近十年来大陆学者对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史研究述评[D];扬州大学;2012年
2 俞英杰;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发展[D];扬州大学;2011年
3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0年
5 王军福;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8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989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