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明代兵部之权重

发布时间:2018-04-26 00:18

  本文选题:明代 + 兵部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03期


【摘要】:明代兵部之权最重,地位最高。这不仅因为明代不设宰相,使得兵部没有了传统宰相制度的掣肘,还因为明代中央政权结构中,兵部被赋予了前代及清代所不具备的关键权力:广泛的武官铨选权、提督和管理中央核心军事力量之权及调兵权。
[Abstract]:The Ministry of war of Ming Dynasty has the most weight and the highest position. This is not only because there is no prime minister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makes the Ministry of war no constraint on the traditional prime minister system,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central power struc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Ministry of war was given the key power that the former and the Qing Dynasty did not possess: the right to select a wide range of military officers,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or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forc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military. Right.

【作者单位】: 安顺学院马列部;
【分类号】:K248;E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陈春勤;;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陈友冰;;论梅尧臣涉农诗的文学个性及其史学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袁新芳;;古代农书目录学渊源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7 康丽娜;;《初学记》草部资料探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汪青;;宋代池州永丰钱监监址考[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9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霍有光;;陕西古代金矿开采简史[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5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3 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林蓓蕾;活动于大观、政和年间的豫章诗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郑彩霞;《汉书》、《后汉书》涉《易》问题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国武;王安中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小燕;《论语》古今解读的差异论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曦;胡瑗《周易口费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邵贤敏;《夷坚志》梦幻故事的文化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玉峰;秦汉时期儒生的命运与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景田;;如何理解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与影响[J];历史学习;2009年11期

2 赵秀丽;;从于谦之死看明朝英景之际中央权力的运作[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3期

3 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邱祖辉;;浅析明代宦官权力的嬗变原因[J];价值工程;2011年03期

5 郭福祥;;明代尚宝司、尚宝监与宦官专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尹树国;明代六科制度述略及简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汪崇{|;明代隆庆年间盐政状况分析[J];盐业史研究;2001年03期

8 高晓波;黄娜;;明代北京皇宫治安管理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宪春;;如何评价明末东江总兵毛文龙——对话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生育之职及其相关习俗[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长文;;明代历任延绥巡抚考略[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事统率制度的变迁[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洪峰;;镇南、火焰二墩辨析[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3期[C];2006年

7 胡耀飞;;世系·命运·信仰:唐末五代东海徐氏家族三题[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8 姚时珍;;李自成小传[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潮海;;义乌兵援朝抗倭[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2期[C];2008年

10 胡丹;;明司礼监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忠文;王z盐幕芯炕岢闪N];甘肃日报;2010年

2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3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4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5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6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7 《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 苏双碧;关于洪承畴问题[N];北京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木容;屹立山海关 回望青秀山[N];南宁日报;2011年

9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10 邓忠强;从李^俚摹扒宓隆彼灯餥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肖爱玲;西汉城市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6 苏力;元代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9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3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03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