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政治家陆逊“以民为本”治国管理思想考析
本文选题:陆逊 + 以人为本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18期
【摘要】:陆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笔者通过有关对陆逊的史料记载,以及有关他的言论及书信,梳理总结出他与众不同的治国战略思想并加以研究,对管理现代军队、国家甚至管理企业、经济、商业等具有现实借鉴、指导意义。
[Abstract]:Lu Xun was a famous strategist, politician and thinker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Lu Xun, his remarks and letters,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studies his distinctive strategic thought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manages the modern army, the state and even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economy. Commercial and other practical reference, guiding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分类号】:K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作耀;;论孙权[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2 张志远;;陆逊法律思想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梁大伟;;陆逊的治国思想及启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课堂教学案例解析[J];参花;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竞;;王斱《四六话》与古代骈文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石亚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以曹操、诸葛亮、袁准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吴恩培;;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奉祀的六朝文士看吴地文化的嬗变[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8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程立中;邢尉群;;曹操故里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腊梅;;论曹操教令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4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5 何茂活;程建功;;古汉语教材中的“繁简错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刘志松;;“宽严相济”刑罚观念的历史渊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刘志松;;“宽严相济”刑罚观念的历史渊源[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8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9 戚海峰;;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锐;;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与经学史上的一个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吕瑞;中医古籍中治疗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6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胡志洁;瘿病证治的古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作耀;;论孙权[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2 陶文牛;三国户口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高敏;;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看孙权时期的口钱、算赋制度[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4 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人文精神流失及补救[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5 王永平;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毓明;伦理道德法律化是贯穿于中国法律史的主线之一——兼论道德立法价值取向[J];法治论丛;2003年02期
7 夏勇;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习之;;折节好学的虎威将军[J];中华魂;1998年08期
2 姜锋青;;人应该有一点雅好[J];今日湖北;2004年Z1期
3 毕明岩,杨晓楠,刘复刚;“三国”时期政治地理因素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3期
4 肖剑;;良药为何一定要苦口[J];星火;2005年09期
5 白伟志;;三国武器[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4期
6 杨德炳;;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军兵力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7 王其英;;三国谋士贾诩其人其事[J];发展;2009年03期
8 冯兴隆;;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9 陈颖;;三国时期的薄葬与厚葬[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朱宇航;;三国时期的魔鬼兵团[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邹云涛;;试论三国时期南北均势的形成及其破坏[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2 钱超尘;;董奉考[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孔祥军;;三国西晋政区研究之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文才;;试论魏晋南朝太子舍人、中舍人职掌的发展与变化[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文安;;揭开盘古神话的真相[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培栋;;鱼豢“发蒙”[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7 余鹏飞;;二十世纪中国大陆三国经济史研究述评[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贾小军;;魏晋时期河西郡守人选情况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济海 王小鹏;卫温从台州远航台湾178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孙立群;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三国时期)[N];天津日报;2005年
3 王勇;三国时期“以茶代酒”的故事[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陈虎;总揽全局文质辨洽的《三国志》[N];光明日报;2001年
5 主持人 文玲;话说直百五铢钱[N];金融时报;2006年
6 瞿学景;万年风雨忆沧桑[N];民主协商报;2006年
7 周文玖;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N];学习时报;2006年
8 熊建;假如裴松之当《三国》编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张晓连 唐淑珍;孙权用人:注重人才群体效应[N];中国人事报;2001年
10 李并成;曹魏苦意经营 河西重兴农垦[N];甘肃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镭;汉末三国时期疾病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汪婕;三国时期军队后勤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海鹏;三国时期吴蜀两国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其政治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威;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文献探赜[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建平;论三国时期的军事交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俊荣;三国蜀汉政治集团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黄鹂;蜀汉政权荆襄人才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8 董劭伟;三国西晋加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马骏;三国人才选用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白晓明;秦汉三国时期天水军事活动及文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2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