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汉土地赋役为例
本文选题:社会冲突 + 农业发展水平 ; 参考:《史学月刊》2015年12期
【摘要】:正在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人口是主体,农民是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生存条件、劳动资料的占有状况及其产品分配决定着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发生与发展,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王朝兴替,社会危机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生存危机而引发的剧烈的社会动荡。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苦思冥想的治国之道、理民之术的核心就是如何管理农民、稳定农业。深受现代学人推崇的所谓"民本"的核心就是把农民治理作为治国的根本,所谓仁政、德治的核心内容就是制民之产、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peasants ar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easants, the occupation of labor dat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products determin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s, determines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dynasty replacement, and the core of the social crisis is the violent social turbulence caused by the peasants' survival crisis. Thinkers and politicians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pondered the way to govern the country, and the core of the art of managing the people was how to manage farmers and stabilize agriculture. The core of the so-called "people first", which i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 modern scholars, is to take the governance of farmers as the founda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so-called benevolent 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virtue is the property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F812.9;K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燕;;当今社会冲突的道德解释[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1期
2 毕天云;论社会冲突的根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刘振华;;近代豫西南社会衰败与社会冲突之考察[J];兰州学刊;2010年08期
4 谌娟;陈昌文;;宗教幻想与社会冲突——宗教社会学视域下的解读[J];宗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5 吴江平;;政治传播视角下社会冲突原因浅析[J];神州;2013年23期
6 李宏图;;“权利”的呐喊——19世纪西欧的社会冲突与化解[J];探索与争鸣;2007年06期
7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J];史林;2003年01期
8 毕天云;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J];思想战线;2001年02期
9 刘森;;民国新疆慈善事业述论[J];新疆地方志;2011年01期
10 贾雨桥;论社会误解[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衍涛;;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小鲁;;在改革中化解社会冲突[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7 彭小兵;;社会中间部门与群体性社会冲突及解决路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何平;;近现代欧洲社会冲突的性质和背景——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讨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杨桂萍;;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穆斯林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经验[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10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泰城;社会冲突的治理机制[N];镇江日报;2009年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江启疆 李娟;合理控制和消弭社会冲突[N];南方日报;2010年
3 杨从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冲突的特点和成因分析[N];贵州政协报;2013年
4 阎荣舟;消解社会冲突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3年
5 傅达林;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N];人民日报;2014年
6 孙立平;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何云峰;着力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解放日报;2008年
8 何云峰;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鞍山日报 ;2008年
9 独立学者 王胜;直面社会冲突强化可控机制[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阮荣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宗教:协调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4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向前;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天云;论社会冲突[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廖艳;论社会冲突的法律调控[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婷;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吕洪业;论转型过程中社会冲突的产生与协调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廖亚辉;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春生;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叶婧;社会冲突与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爱民;税费改革后的浏阳市农村社会冲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宋立会;论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瑞;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33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35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