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先秦两汉土地制度史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5-03 03:28

  本文选题:制度史 + 消费关系 ; 参考:《浙江学刊》2014年06期


【摘要】:正一、土地制度史研究的史学史意涵土地制度不仅是指人们开发、利用土地而形成的土地规划、疆理、分配、管理的制度体系,还包括人们以土地为中介而结成的各种关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劳动者和土地的结合方式(土地经营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阶级关系、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间的分配和消费关系等。其中,土地所
[Abstract]:First, the historical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land institution implies that the land system not only refers to the system of land planning,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formed by peopl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but also includes the various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people taking land as an intermediary. It includes the form and nature of land ownership, the combination of laborer and land (land management mode), the class relationship formed by it,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of labor products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and social groups, etc. Of which, the Land S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F301;K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中秋,阮晏子;井田制的衰亡——新制度经济学派视角下的春秋战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2 黄涛;何炼成;;井田制研究——对先秦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冯涛;兰虹;;商周秦汉时期农地排它性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演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4 陈新岗;;周秦间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主要过程——一个基于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分析[J];齐鲁学刊;2009年05期

5 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J];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群;;南京国民政府住宅立法研究——以土地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胡启扬;;清代永佃制盛行的制度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张信通;;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籍[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汤文平;;宅基地上私权处分的路径设计[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5 王辉;;汉代家庭成员间坐罪减免的途径与条件辨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古红梅;;中国土地所有制之历史发展探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朱四光;;我为农民读者服务30年[J];中国编辑;2012年02期

8 周建国;;农地流转与农村先进法律文化建设[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9 刘方富;;民国时期广西土地问题及其变迁[J];沧桑;2006年05期

10 黄晓菊;;简论东汉中后期的奢侈世风[J];沧桑;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石莹;;从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权分离理论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之争——对土地“公有”还是“私有”的经济史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2 江海;;试论两汉皇后出身之差异及原因[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3 侯官响;;明代苏州府徭役折银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国凤;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久湘;秦汉简牍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邱建立;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奕;论宋代土地权利的法律调整及保护[D];南昌大学;2010年

3 马建辉;文景、贞观、康雍乾时期的土地制度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永志;侯外庐土地国有论及其思想史意义[D];西北大学;2011年

5 许强;1927-1937年河南地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史玉瑛;试论清中叶对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贾茜;北宋密州区域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刘志;汉代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潘瑞泉;“一户一宅”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芳;井田制讨论的困难与不足[J];安徽史学;1998年04期

2 于琨奇;;井田制、爰田制新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3 杜勇;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张中秋,阮晏子;井田制的衰亡——新制度经济学派视角下的春秋战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5 袁林;;战国授田制试论[J];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6 杜绍顺;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的几个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金景芳;论井田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8 王兆高;关于国家、井田制度和贡助彻的考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陈淳;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2年07期

10 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J];史学月刊;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化雨;;唐宋变革与政治制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2 王日根;;制度史研究应强调“官民互视”[J];史学月刊;2007年07期

3 郭世佑;;制度的重要性与制度史研究的基础性——《清代奖赏制度研究》序[J];政法论坛;2007年06期

4 朱大渭;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拓奠基之作——《汉唐外交制度史》评介[J];中国史研究;2000年01期

5 刘伟;谭春玲;;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6 朱绍侯;中国古代外交史的创新奠基之作──评《汉唐外交制度史》[J];史学月刊;2000年01期

7 陈长琦;;制度史研究应具整体观[J];史学月刊;2007年07期

8 彭文宇;一部别具一格的监察史新著——《中国监察制度史纲》评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卢向前;;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关于隋唐五代制度史研究的几点看法[J];史学月刊;2007年07期

10 张岩;《中国俸禄制度史》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吴丕;;传统幕僚制度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启示[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齐惠;古代地方官员选任的制度演变及影响[N];学习时报;2007年

2 周保明;一样的政治制度,,不一样的政治制度史[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陈明显;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述评[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建民;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高勇;赵俪生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理想;明代官员给假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6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6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