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振绮堂藏书、刻书考略
本文选题:振绮堂 + 藏书 ; 参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03期
【摘要】:清代杭州府的人文环境极为发达,除滋养、汇聚了一批诗人、学者外,还出现一批以藏书、校书、刻书为主要学术活动的私人藏书家,振绮堂汪氏即是其中之一。汪氏斥资筑楼,购藏、抄校古籍,择其优者刊刻行世,其刻书活动从嘉庆九年延续到宣统二年。百余年间,汪氏一门六代之善守、善读、善刻,在士林较有影响,故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Hangzhou was extremely developed. In addition to nourishing a group of poets and scholars, there were also a number of private collectors whose main academic activities were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the school books, and the engraving of books, among which ZhenQitang Wang was one of them. Wang built buildings, bought and collected, copied ancient books, selected the best to print the world, its engraving activities from Jiaqing nine years to Xuantong two years. I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Wang's six generations of good guard, good reading, good engraving, more influence in Schilling, so it has the value of in-depth research.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分类号】:K249;G25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锋;;从“春秋书法”到“春秋笔法”名称之考察[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2 疏仁华;利玛窦与西学东渐平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顾江,赵玉宏;洪业在我国索引编纂史上的作用[J];辞书研究;1997年03期
4 侯汉清;王雅戈;;中国近代索引研究的开山之作——《引得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05期
5 杨华;;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裴传永;邓文琦;;《论语·颜渊》“子贡问政”章文本辨析与训释商兑[J];孔子研究;2007年04期
7 王守亮;;《西京杂记》作者问题述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袁荷;段运冬;;“中国意识”的视觉传播与构建——基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郭亮;;科学、舆图与文人印像——万历二十八年后的耶稣会士图像及其影响[J];美术学报;2013年02期
10 刘巍;;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相关经学史论题探[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吕海龙;《史通》与刘知几文史观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6 柳向春;陈奂交怞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9 王雅戈;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及信息组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岚;张心(氵山一王攵)与《伪书通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石增银;燕京大学历史学会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蒋鹏翔;高似孙目录学思想发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迈;杜甫诗歌自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楼军熠;钱谦益《钱注杜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效智;《九家集注杜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8 郑康邮;洪业与引得编纂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尚恒;;明清徽商的藏书与刻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徐学林;;拜经楼主人吴骞的编辑刻书活动[J];出版科学;2007年05期
3 孟宪钧;;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陶湘[J];收藏家;1998年04期
4 孟宪钧;;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结束篇[J];收藏家;1998年06期
5 衡大新;欧明俊;;陆游家世藏书、刻书与著书[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孟宪钧;;近代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周叔_"[J];收藏家;1998年02期
7 骆兆平;;张寿镛和约园藏书[J];图书馆杂志;1998年02期
8 郁鹏;;元代的藏书家[J];读书;1980年06期
9 孟宪钧;;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吴兴三家[J];收藏家;1998年05期
10 范凤书;;藏书家莆田李氏小考[J];文献;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治;;清代福州藏书家[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方挺;;龚显曾与“薇花吟馆”藏书[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若亚;;《明代的苏州藏书》出版——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4 ;园林花卉书目一览(1998—2001)[A];中国花卉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花卉科技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志清;;《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谢国桢先生藏书概览[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6 李弘毅;;关于徐铉文集所涉及到的宋本问题[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长英;;清代福州藏书家杨庆琛及其《绛雪山房诗抄》[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文景;;藏文因明书目[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9 廖大昆;;大陆20世纪初至50年代养蜂出版物调查[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斌;;中学生必读书目、推荐书目、自荐书目与课外阅读[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璇琮;欲穷千年目 通览此套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徐有富;为学务精习[N];学习时报;2010年
3 徐雁平 整理;个体文化奠基藏书历史[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陈菁霞;《千年藏书大典》让部分珍稀善本得以公开[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坚之;《艺海一勺》与藏书家赵诒琛[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本报书评人 谢其章;有书乃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顾农;三读黄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田 丰;纪念抗战胜利 全国藏书家率先行动[N];中国商报;2005年
9 阚中君;我市率先完成首批农家书屋图书配送任务[N];本溪日报;2009年
10 宣教;第三批“职工书屋”入选书目评审会召开[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祥;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书事新考[D];复旦大学;2006年
2 孙荣耒;近代藏书大家傅增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军;明代翻刻宋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邓子勉;宋金元词籍文献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柯亚莉;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白金;北宋目录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杨星;朱子闽学思想渊源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程水龙;《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柳燕;《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熊伟华;《隆平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英;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亮;清代福建藏书家煍易W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胡文婷;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研究初探[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侯璨敏;毛晋校刻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项晓晴;中国近代藏书家藏书访集活动的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赵林平;明代苏州藏书家抄书活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张晓慧;宋代家庭藏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煜;陈溿藏书考[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春花;明清时期吴门袁氏家族刻书藏书事业及其与吴门艺文关系初探[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胡林;近代藏书家李盛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7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79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