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京城房产交易
本文选题:清代前期 + 京城 ; 参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清军攻入北京,除占领李自成及其官员所弃明宫、豪宅外,还圈占了原住民的宅院。在内城,政府推行分配住房制度,在外城维持原来的商品房制度。政府禁止在内城旗、民交易房产,这一政策,只是在顺康时期得到落实,其后难以维持。在房屋买卖中,有房产买卖或典卖;衍生出活卖、绝卖方式;典房产、房屋和房契抵押形式,还有专门的铺底买卖。从整个交易过程中,反映出投资性购房;内城房产交易逃税普遍;内城没有官房牙设置等特点。总之,政府的税收管理能力,居民的纳税意识,都需要经过长期市场经济运行,才能得到不断加强,从中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借鉴。
[Abstract]:In addition to occupying the Ming Palace and the mansions abandoned by Li Zicheng and his officials, the Qing army invaded Beijing and occupied the aboriginal houses. Inner-city,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allocation of housing system, outside the city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commercial housing system. The government forbids the sale of properties in the inner city, a policy that was implemented during Shunkang and then untenable. In house business, there are real estate sale or sale; derived live sale, the way to sell; classic real estate, housing and deed of mortgage form, there is a special underlay sale. From the whole transaction process, 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stment purchase, the common tax evasion of the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in the inner city, the lack of official housing in the inner city, and so on. In a word,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of tax administration and residents' consciousness of paying taxes need to go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market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before they can b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北京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K249;F2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丁世华;旧北京的房屋铺底权[J];北京房地产;1995年10期
2 刘小萌;从房契文书看清代北京城中的旗民交产[J];历史档案;1996年03期
3 刘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J];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4 吴丽平;;清代北京铺底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邓亦兵;;清代前期北京房产交易中的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王惠恩;介绍几件六必居文书[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书红;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吴丽平;;清代北京房产交易中的官房牙[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张伟明;;清代北京契约文书研究——以《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辑录契约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李二苓;;1978年以来的北京史研究综述[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郭晓婷;;清代北京旗人与戏曲[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 魏开肇;论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现代化进程[J];城市问题;1997年04期
7 龚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王日根,卢增夫;清代晋江店铺买卖契约文书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黄东海;;清前期商业社会秩序问题管见:以牙人牙行为基本线索[J];江海学刊;2011年03期
10 任吉东;;近代中国契约文书及其研究[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丽平;;清代北京中保人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郝成文;《昭代箫韶》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考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程红梅;中国当代房地产金融思想发展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雯;图像与文本之距[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刘庆宇;清乾隆朝佛教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士泰;清末民国土地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唐博;清末民国北京城市住宅房地产研究(1900-1949)[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巍;建筑物区分所有下的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珉婧;物权体系化视角下的不动产登记机关之统一[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唐虎;论物业服务合同[D];烟台大学;2011年
4 潘品;我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完善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闫翎;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怀艳杰;情中之“真”—《红楼梦》的科技观[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平;清代满城兴建与规划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庄灵君;清代城市房地交易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玉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卓荣华;论中国古代物权制度及其伦理基础[D];华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世华;旧北京的房屋铺底权[J];北京房地产;1995年10期
2 刘永成 ,赫治清;万全堂的由来与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狄艳红;;清前期治理青海蒙古的政治政策述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3期
2 魏思艳;;清代前期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建庭;;近十年清代榷关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4期
4 苏奎俊;;清代巴里坤屯田述论[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1期
5 范同寿;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与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J];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6 邓亦兵;清代前期竹木运输量[J];清史研究;2005年02期
7 邓亦兵;;清代前期税官的考核标准[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02期
8 熊英洁;;2008年清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5期
9 李海涛;;前清中国社会冶铁业[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杜玲;;清代前期内地与新疆的商业贸易[J];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宝敏;李智勇;;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仁川;;清代前期台湾海峡两岸的交通与物流[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乔福锦;;“道德的弘扬”与历史的反动——简论清代前期文化对明中后期文化的“扬弃”[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5 蒲霞;;论清代(1840年前)淮河流域的垦殖活动及其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志强;;清代前期的军国议政与满洲贵族[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8 李永强;;金中京城考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何力;;清代前期关税征管制度[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10 李金明;;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天麟;洪溪京砖[N];嘉兴日报;2006年
2 刁丽伟;清初文化流入对东北地域文化开发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3 刘鄂;不在京城边上的皇家陵园[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潘秀慧;乐清龙档将入藏国艺院[N];温州日报;2006年
5 祁庆富;多彩贵州亮京城[N];贵州日报;2006年
6 魏普华;汉中史称兴元府之由来[N];汉中日报;2007年
7 记者 伊秀丽 孟凌云;特色民俗文化亮相京城[N];吉林日报;2006年
8 郭怨舟;明代重臣王琼勤于本职不谋功利 求真务实屡建功勋[N];山西政协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婷 刘冕;让古都神韵永续[N];北京日报;2006年
10 成风;2400年 成都辉煌贯古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D];浙江大学;2005年
2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台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二峰;清代河南地方司法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文亚;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廖声丰;清代常关与区域经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建庭;税关与商品流通[D];南开大学;2009年
7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疆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燕飞;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社会[D];云南大学;2002年
10 李志红;唐长安城市景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滋润;清代前期湖南商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玲;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元冬;清代前期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王利森;清代前期鄂尔多斯、归绥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杨贞;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汪海军;清代前期潮阳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洋;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郗鹏;清代前期回避制度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卫华;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殷新锋;清代陕北的乡村手工业[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2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6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