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香料朝贡贸易与西欧香料战争贸易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18 02:27

  本文选题:香料 + 朝贡贸易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02期


【摘要】:香料,曾是财富和高雅的象征,因而成为东西方航海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明朝朝贡贸易的亏损与西欧香料战争贸易的获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香料贸易引发的历史思索:香料贸易和海洋观念折射出东西方历史的发展的不同。
[Abstract]:Spices, once a symbol of wealth and eleganc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urposes of sailing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ut the loss of tributary trade in the Ming Dynasty contrasted sharply with the profits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spice war trade.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caused by the spice trade: the oriental trade and the sea view reflect the difference of the history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F752.9;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2 于民;;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概念专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龙村倪;景德“青花”下西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蒋俊;从人类学视野看明代封贡体系:关于礼物的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5 许永璋;层檀国试探[J];世界历史;1993年05期

6 陈奉林;;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9年03期

7 施雪琴;;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周传慧;;“汉回”名称及群体出现时间考[J];回族研究;2011年01期

9 严小青;惠富平;;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朝贡贸易[J];江海学刊;2008年01期

10 王構;凤薮丽羽:海外珍禽“倒挂鸟”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信雄;;重新评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2 管恩森;十字架遭遇龙图腾[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锦秀;《植物名实图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证兼论茄子在中国的栽培起源和传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4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2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燕飞;费正清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何爱国;明代中泰外交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许艳青;明代主要金属类商品的对外贸易[D];暨南大学;2004年

7 赵新图;郑和下西洋对明代工艺美术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4年

8 郭杨;乾隆嘉庆时期涉海小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晓勇;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及其中断原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凌文峰;明前期外贸经营管理法的变迁[D];南昌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2期

2 于民;;关于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内涵——对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有关内容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7期

3 于民;;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概念专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薇;;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陆伟芳;;试论地理大发现的前因和后果——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姜守明;;世界地理大发现[J];大自然探索;2005年12期

7 丛扬;;宠辱瞬息间——汤若望在顺康之际政局中的高潮与低谷[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8 沈坚;地理大发现后流向新大陆的移民潮[J];史林;1993年04期

9 郭友亮;;郑和未完成“地理大发现”原因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5期

10 ;《西方人东来之后》简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箭;;应当怎样评价地理大发现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哥伦布、麦哲伦等为例[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栾凡;;明代中朝朝贡刍议[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万明;;明初“贡市”新证——以《敬止录》引《皇明永乐志》佚文外国物品清单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田培栋;;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5 万明;;15世纪中国与东亚贸易关系的建构[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6 李可;;论郑和的创新精神[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7 张文德;;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高子平;;全球化的中性特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10 沈定平;;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N];学习时报;2004年

2 素素;海洋文化提供的不仅是一种视野,更是一种境界[N];大连日报;2009年

3 ;崇明开发与长三角“地理大发现”[N];东方早报;2005年

4 海豚;中国人首先发现世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本报专稿 沐阳;多元文化构建的和谐之国——新加坡[N];世界报;2009年

6 田建明;西方民族学的形成及其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张明星(书评人);文化中经济观念的哲学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磊;发现新青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方李莉邋(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有关“文艺复兴”的冷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国家宗教局局长 叶小文;迎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亚敏;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芦敏;宋丽海上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8 张晓堂;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荆晓燕;明清之际中日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曹志刚;当代中朝贸易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春冉;康雍年间清鲜朝贡贸易中“揽头”及欠银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慧;论高丽与宋的朝贡贸易[D];延边大学;2002年

3 戚畅;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1368-1567)[D];暨南大学;2012年

4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田渝;清代中国与暹罗的贸易[D];暨南大学;2004年

6 祝捷;试论九世纪东亚的海上通交[D];延边大学;2006年

7 尹晓盛;明代私人海上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运通;明朝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乔毅;16世纪中日关系史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安峰;明代海禁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0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