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学术思想的演变历程

发布时间:2018-05-18 04:48

  本文选题:明代 + 张居正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5期


【摘要】:身处明代儒学复杂嬗变的历程之中,张居正自身的思想也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张居正少时浸润佛学,入仕后受徐阶和当时讲学之风影响,倾心王学。但这种对王学的钟情在张居正告假的三年中骤然降温。再次入仕后,张居正特别讲究为学术注入"务实"和"修养"的内涵,与当时思想界对良知派"学术空疏"的批评潮流若合符节。随着张居正逐渐走向权力高端,他的考虑更多出于执政者的立场,因此在王守仁从祀一事上依违两间。随后,由于讲学风气与张居正整肃行政、控制思想言论的举措益相冲突,张居正与王学分道扬镳,甚至与整个讲学界彻底决裂。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mplex evolution of Confucianism in Ming Dynasty, Zhang Juzheng's own thought underwent several major changes. When Zhang Ju Zheng infiltrated Buddhism, he was influenced by Xu Qi and the style of lectures at that time. But the love for Wang was suddenly cooled in three years of Zhang Juzheng's leave. After taking office again, Zhang Juzheng paid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nfusing the connotation of "pragmatism" and "accomplishment" into the academic field, which was in line with the criticism trend of "academic emptiness" in the ideological circle at that time. As Zhang Juzheng gradually moved to the high end of power, his consideration was more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the rulers, so Wang Shou-jen violated both sides on the issue of sacrifice. Subsequently, due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tmosphere of lectures and Zhang Juzheng's purging of administration and the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ideological and speech, Zhang Juzheng parted ways with Wang Xue, and even broke completely with the whole academic circl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于树贵;;张居正经世实学思想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2 陈宝良;张居正思想新论[J];江汉论坛;1988年11期

3 刘岐梅;论张居正禁讲学[J];孔子研究;2004年05期

4 左东岭;论张居正的心学渊源及其与万历士人心态之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时龙;晚明书院结群现象研究——东林书院网络的构成、宗旨与形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4 王健;;秦代政治与儒家伦理探微——以秦刻石铭文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5 高旭;;法、儒之间的政治抉择——李斯政治思想新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运好;论魏晋士风及其对文风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田冬梅;张颖夫;;从禅宗思想辨析“李评本”《水浒传》之真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9 保宏彪;;唐肃宗兴复基地取舍于朔方和河西的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查昌国;刘向对儒学领域拓展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萧平汉;;王夫之的史论体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周建刚;;“按图索骥”与“庖丁解牛”—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谈船山史学思想的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4 杨恩玉;;对南朝君主研究的反思——以有关魏孝文帝的研究为参照[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文放;;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平民主义美学[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王杰;;第十五章 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7 梁一群;;黄宗羲关于社会和谐的政治构想——《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解读[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9 陈宝良;;从君子小人之辨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10 刘文鹏;;从《四友斋丛说》看何良俊的经世思想[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4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包青山;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厚安;论张居正的政治思想[J];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2 陈宝良;张居正思想新论[J];江汉论坛;1988年11期

3 包诗卿;略论张居正的社会政治思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蒋明宏;张居正学术思想考论[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蒋明宏;张居正学术思想考论[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2 王瑜;;阮元思想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杨霞;;仲长统学术思想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王寅;;论顾炎武与李光地学术交流与传承[J];兰台世界;2013年31期



本文编号:190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0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