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初西州回鹘“波斯外道”辨释
本文选题:波斯外道 + 景教 ; 参考:《中国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据宋代史料记栽,10世纪后半期,西州回鹘使臣易难曾两次与一位"波斯外道"、一位婆罗门僧入中原朝贡。但史籍对此"波斯外道"的身份、来历语焉不详。综合五代宋初西域历史与宗教背景及唐宋朝贡体制来看,这位"波斯外道"应是一位来自西州回鹘的景教徒。宋代史料称景教为"外道",或源于唐代禅宗保唐派经典《历代法宝记》的影响。唐武宗灭佛,三夷教亦受牵连,部分教徒逃至偏远的西北和岭南地区。相比于唐以后中原夷教的没落,五代宋初西域地区的景教仍在持续平稳的发展。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tenth Century, the Uygur Yichi Yichi had two times with a "Persian foreign road" and a Brahman monk to pay tribute to the Central Plains. However,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Persian external" status were not detailed. The "Persian Road" should be a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early Five Dynasties and the tribute system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Uighur of the west state.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Song Dynasty called the sect as the "outside", or the influence of the Tang Dynasty's Tang pagan classics, the classic of the calendar of the dynasties. Tang Wu sect extinguishing Buddhism, the three Yi religion was also implicated, some of the believers fled to the remote northwest and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A stead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唐代‘广州通海夷道'宗教文化研究”(GD11YLS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244;B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芳川;;层檀国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2 邓广铭;《宋会要辑稿考校》评介[J];史学月刊;1986年01期
3 钱伯泉;龟兹回鹘国始末[J];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4 黄纯艳;;宋代朝贡贸易中的回赐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聂志军;;“经教”、“波斯经教”是“景教”的别名吗[J];宗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李华华;体道与解脱——洪州禅对慧能心性论的现实性提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李昌舒;;自然与自由——论慧能之自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江璞;;唐宋美术批评中“逸品”说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马志峰;丁俊;;唐宋时期中阿交往及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4期
8 宋立;;唐代的社会保障事务论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宋立;;唐代仓廪事业管窥——以常平仓和义仓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阎步克;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2 李军;;晚唐五代伊州相关史事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青金石古今中外名称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姬永亮;;唐代误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温玉成;;“天神”传入中国内地的最早史料[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7 姚崇新;;晚唐五代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的yE教艺术及其表现形式再考察[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8 王红进;;商周祭祀制度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9 郑炳林;郑怡楠;;敦煌写本《住三窟禅师伯沙门法心赞》考释[A];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国威;;唐长松山马禅师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培;略论景教在中国的活动与北京的景教遗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刘振宁;;唐代景教入华之际的时空环境及其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杨志玖;唐代的景教[J];历史教学;1997年04期
4 汤开建;解开“黄头回纥”及“草头鞑靼”之谜——兼谈宋代的“青海路”[J];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5 关英;话说景教[J];丝绸之路;2000年05期
6 李云泉;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朝贡制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李伯毅;唐代景教与大秦寺遗址[J];文博;1994年04期
8 张雯霞;;唐代“景教”音乐初探[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9 葛承雍;;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J];文史哲;2009年02期
10 章深;宋朝与海外国家的贡赐贸易[J];学术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乜小红;试论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区域的分布[J];敦煌研究;2002年02期
2 苏金花;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人的社会经济生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2期
3 石小英;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僧海霞;;唐五代宋初敦煌药用酒研究[J];中医药文化;2007年02期
5 陈于柱;张福慧;;游走在世俗和神圣之间——唐五代宋初敦煌命算信仰与佛道关系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6 王祥伟;;晚唐五代宋初敦煌福田司初探[J];法音;2010年03期
7 孟庆鑫;;论五代宋初禁军高级将领的地域构成[J];兰台世界;2013年27期
8 楚汉;;五代宋初越南历史三题[J];东南亚纵横;1992年04期
9 赵贞;唐五代宋初敦煌的袄教崇拜[J];丝绸之路;2000年04期
10 陈大为;;晚唐五代宋初敦煌试经考略[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康武刚;;论五代宋初的社会流动——以武将群体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徐晓卉;;宋代以前“博士”流变考释[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冯培红;;晚唐五代宋初沙州上佐考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小英;唐五代宋初敦煌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燕云;唐五代宋初敦煌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晓卉;唐五代宋初敦煌麻的种植及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永萍;唐五代宋初敦煌教育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鑫;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城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欢;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郭辉;唐五代宋初中印僧侣交往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彭向前;唐末五代宋初中央财权集中的历史轨迹[D];河北大学;2001年
9 邓媚;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传播[D];兰州大学;2008年
10 侯凌静;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会计文书记帐方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9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