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上京教育探微

发布时间:2018-06-05 16:34

  本文选题:上京私学 + 教育 ; 参考:《北方文物》2013年02期


【摘要】:渤海国乃唐代东北一地方民族政权,自其政权建立以来一直"宪象"中原文化。渤海国建国之初,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渤海国在上京创建了中央教育机构胄子监,在地方置博士、助教执掌学政负责地方、各类学校的儒学教育。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渤海国还仿照唐代的秘书监,创建了整理、收藏图书的文籍院。渤海国上京教育不仅有官学、私学,而且还有留学教育。上京官学除国学外,还有律学、术学、算学、医学、音乐学、航海学等专业教育的学堂。上京私学不仅进行儒学、汉学的教育,而且十分注重职业知识的传授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渤海国还不断向唐派遣留学生,留学教育也是上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Bohai is a local national regime in the northeast of Tang Dynasty. It has been "constitutionally lik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Bohai, it established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dominated by Confucianism. Bohaiguo established a centr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Beijing, with doctorates, teaching assistants in charge of local schools and Confucian education in various school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ohai State also modeled on the Tang Dynasty secretary supervis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tion, collection of books. Bohai education in Beijing not only official, private, but also study abroad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studying in Beijing, there are also law, art, mathematics, medicine, music, navigatio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chools. Private schools in Beijing not only teach Confucianism and Sinology, but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art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Bohai also sent overseas students to Tang Dynasty, and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abroad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in Beijing.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项目编号:G201102 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项目编号:GY202201
【分类号】:K242;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阜;论唐代渤海文籍院[J];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桑秋杰;孙刚;房岩;;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政府行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夏宇旭;;浅析辽代农业科学发展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9 康丽娜;;《初学记》草部资料探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李福军;;试论儒家思想对大理洞经音乐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8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凤翥;;契丹大字银钱和辽钱上限问题[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天e,

本文编号:1982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82644.html

上一篇:两汉公主考述  
下一篇:唐初河东战役考论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