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状态与南宋社会述略

发布时间:2018-06-14 19:53

  本文选题:两宋 + 南宋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从总体上说,两宋社会经历了从和平环境到战时状态的演变。与大局的变换相适应,两宋的时代主题也经历了从变法图强到救亡图存的转化。长期处于战时状态或准战时状态这一南宋历史的大局,制约并牵动着南宋社会的诸多方面。本文较多借助既有研究成果,仅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举例式地对此作了一些粗略考察,以期进一步说明两宋历史不可一概而论。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the two Song societie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peaceful environment to the wartime st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theme of the times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also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w to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 Long-term state of war or quasi-wartime st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restricted and affected many aspects of the Southern Song society.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ly makes some rough investig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ain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can not be generaliz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5;C9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邓小南;关于“泥马渡康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3 朱瑞熙;;不可割断的南宋史[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07期

4 赵俪生;靖康、建炎间各种民间武装势力性质的分析[J];文史哲;1956年11期

5 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J];文史哲;2005年05期

6 何忠礼;;略论南宋的历史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7 熊鸣琴;;超越“夷夏”:北宋“中国”观初探[J];中州学刊;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宋代临济禅宗安庆传灯考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宋馥香;;浅议祝穆《方舆胜览》的编纂旨趣与特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朱圣钟;;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5 侯阳;;从农副业专业户的出现看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农村家庭产业结构之变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朱英贵;;生态天府 人文蜀都(上)——试论中国成都的城市形象定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孙启祥;;川陕古道上的七盘岭和七盘岭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金生杨;;文翁化蜀的历史反思[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祁和晖;;弘扬大禹三重身份所属文化内涵 建设西蜀羌乡大禹故里文化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陈曦;;宋至清荆江南岸分流四口的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宋馥香;;祝穆《方舆胜览》的著述旨趣及其编纂特点[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高凡;宋代明堂礼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卓玉;逯钦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丽仙;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大伟;11世纪到14世纪泉州与印度洋的贸易和泉州区域社会的形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亮;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曹臻;《淳熙三山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马寅;陆游入蜀(乾道六年—淳熙五年)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西南地区民间环境意识(1638年-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2 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J];暨南史学;2003年00期

3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2期

4 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年01期

5 江湄;;北宋诸家《春秋》学的“王道”论述及其论辩关系[J];哲学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承玉;;越国崛起: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范本[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

2 余蔚;;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吴晓萍;;两宋京府的外交职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林拓;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3期

5 刘诚龙;;说说两宋轻武养兵那点儿事[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1年08期

6 赵瑶丹;;两宋谣谚的社会内容和时代色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谭平;论宋朝驾驭武将的宽严错位及其后果[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吴业国;张其凡;;南宋中兴的历史分析[J];浙江学刊;2010年02期

9 郭伟;;宋蒙(元)钓鱼城之战与襄樊之战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蔡东洲;;蒙军“假道灭金”研究四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盛观熙;;两宋古钞防伪杂说[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2 鲁尧贤;;试论两宋货币经济高度发展和后期滞缓的原因[A];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晶;杭州 南宋德寿宫重见天日[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杨清生;南宋两进士同时隐居马山中梅梁小隐和孙觌山庄[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河南独塘乡一中 冯万里;宋代历史的特点[N];学知报;2011年

4 张义德;叶适在南宋学术界树起的三面旗帜[N];光明日报;2000年

5 郑嘉励;南宋修内司官窑考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吴汝瑞;话·说·南·宋·池·州·镜[N];中国文物报;2000年

7 宫春科;要有辨识新事物的能力[N];学习时报;2010年

8 虞云国;变革之门何时关闭[N];东方早报;2009年

9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八)[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陈洪 孙勇进;好汉背后的历史[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红;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3 谭阿勇;宋代市场立法及信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何玉红;南宋西北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孙旭;宋代杭州寺院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郑壹教;南宋货币与战争[D];河北大学;2012年

9 单晓娜;理念与行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钟金雁;宋代东南乡村经济的变迁与乡村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玉丽;宋代笔记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秋菊;两宋乡村职役的发展[D];云南大学;2012年

3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孙超;两宋之际的政治理念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磊;论南宋学生干政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艳红;南宋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7 李文涛;南宋时期温州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颛静莉;真德秀政法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张建民;南宋太学生干政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赵嗣胤;南宋临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1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