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功贵族到官僚士大夫——弘农杨氏越公房在唐代的发展道路考察

发布时间:2018-06-16 18:41

  本文选题:唐代 + 弘农杨氏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越公房是弘农杨氏的一支重要房支,其兴起于北魏,发展并繁盛于唐代。唐代的越公房实现了由武到文的转变,从军功贵族转变为以科举入仕的官僚士大夫;家族重心由世代所居的乡里转移到两京,身份标志由郡望转化为"坊望"。越公房在唐代的发展道路是士族群体在唐代兴衰演变的缩影。
[Abstract]:Yuefangfang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ongnong Yang family, which rose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flourished 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Yuefangfang changed from Wu to Wen, from the aristocrat to the bureaucrat, the family center of gravity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countryside where the family lived for generations to the two capitals, and the identity mark was transformed from the county to the "Fang Wang". The development of Yuefangfang in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epitom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iterati group in th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2;D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刚;杨隋出自山东寒庶[J];文史哲;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3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兴亚 ,任思义;李密墓铭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敦煌莫高窟唐代前期菩萨璎珞[J];敦煌研究;2006年01期

2 郑玉萍;;唐代河南道纺织品初探①[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3 方胜;;唐代公主“愁嫁”现象及其原因[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11期

4 牛姗姗;;唐前期兵制情况对维护边疆稳定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5 付俊;;浅析唐代前期襦裙服装的艺术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邵侃;商兆奎;;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的废止及其原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汪永臻;;再论唐代前期西北地区的均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徐珊珊;;唐代考课制度浅析——从唐代考使的角度透析考课制度的演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10 刘振宇;;唐代前期民族法制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开万;;唐代和籴制度新探[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2 史念海;;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3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4 吴晗;;明代的新仕宦阶级,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关系及其生活[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5 卢开万;;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6 高子华;;唐代前期粟特人的经济活动[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7 史念海;;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8 傅筑夫;;由唐代的物价波动看唐王朝的兴衰[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9 赵文润;;唐代和籴制度的性质及作用[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10 张崇琛;;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仕宦箴规百种[N];北京日报;2002年

2 朱亚非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概说[N];联合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董继瑞;唐代谨封铜印的由来[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万文武;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共群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张斯忠;古人看待撰著管见[N];光明日报;2003年

6 陆士华;古代的“广告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7 安作璋;山东地方史研究的新硕果[N];联合日报;2009年

8 国风;两汉察举与阀阅的见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国风;士族与谱牒之学[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吴旺宗;东汉士人的隐逸情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贵录;三槐王氏家族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润平;元嘉三大家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郑国周;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建峰;唐代刑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顾乃武;唐代河朔三镇的社会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挺;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力群;两汉时代弘农杨氏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向红;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均禄;唐代前期南衙禁军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付俊;唐代前期襦裙服装的艺术特征[D];河北大学;2009年

5 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王文泰;汤显祖仕宦及死因考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琛;唐代前期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鞋履形制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8 王晓静;张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刘智超;论唐代前期宗室参政[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明明;北朝渤海刁氏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7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27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