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的汉族元遗民

发布时间:2018-06-19 09:54

  本文选题:元明之际 + 汉族元遗民 ; 参考:《古代文明》2014年01期


【摘要】:元明易代虽以统治族群变更为表征,却催生了大批汉族元遗民。本文通过勾稽诗文集中的零散史料,归纳北投元廷、遁迹僧道、力绝征辟、拒奉明廷正朔等几种汉族元遗民常见的行为方式,以展示这一群体的整体样貌。元遗民的广泛存在,致使朱明新政权面临政治合法性困境。明初许多重要史事的缘起,诸如修纂官史曲讳元季史事、制定酷法强制士人出仕、整肃民间礼俗等,均须在这一背景下才可得到恰当的解释。
[Abstract]:Although the change of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ange of the ruling ethnic group, it gave birth to a large number of Han people. Based on the scattered historical data in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essay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common behavior patterns of the Han people in the Yuan Dynasty, such as Beitou Yuan Court, the way of evading the monk's way, the power to seek a new pla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show the whole appearance of this group. The widespread existence of the people of Yuan Dynasty caused Zhu Mingxin regime to face the dilemma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origin of many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compilation of offic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cool laws to force scholars to come out of office, and the purging of folk rites and customs, must be properly explain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分类号】:K24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佳;;别华夷与正名分:明初的日常杂礼规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展龙;;明洪武时期征荐制度考论[J];史学月刊;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10 南炳文;;朱元璋撰二丘乐章的重视民众思想[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党宝海;扩廓帖木儿的族源、本名与汉姓[J];西北史地;1997年01期

2 杨志玖;;山东的蒙古族村落和元朝墓碑——一个古老蒙古氏族的新生[J];历史教学;1991年01期

3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4 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J];历史研究;2009年01期

5 都兴智;庄河发现的《都氏族谱》纪事考略[J];史学集刊;1989年02期

6 胡新生;;周代拜礼的演进[J];文史哲;2011年03期

7 陈高华;论元代的称谓习俗[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8 匡裕彻;任崇岳;;河南省蒙古族来源试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那木吉拉;元代汉人蒙古姓名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4期

2 汪茂和;;冷谦[J];科学养生;1998年07期

3 左东岭;;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4 张东丽;《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义的观念之比较[J];理论学刊;1988年03期

5 谷春侠;;袁华与元明之际名士交游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吴志达;论明前期文学升降盛衰原因[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5期

7 左东岭;;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J];文艺研究;2006年01期

8 左东岭;;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J];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9 贾继用;;张羽“怀友诗”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谷春侠;;谢应芳匡俗卫道事迹与著述考[J];文艺评论;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汪燕青;冯松林;冯向前;朱继浩;谢国喜;禚振西;薛东星;;陕西铜川耀州青釉瓷的核分析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3 齐裕q;;李逵——《水浒传》里的喜剧性角色[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4 卫月望;;钱文辨认[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5 李升宝;;清流县元宵“摆五坊、送瘟船”习俗探源[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东岭;朝代转折之际文学思想研究的价值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2 王华松 蒲阳;历史的轮回·濯水古镇印象[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撰稿 本报记者 马洪香;路维民:光大“鲁锦”事业的“痴人”[N];联合日报;2010年

4 邓文华;景县行[N];衡水日报;2011年

5 陈四四;新“通史”:借你一双慧眼看四川[N];四川日报;2008年

6 流沙河;序《我的书房》[N];南方周末;2004年

7 张毅;浅谈青岛的原生态民俗文化[N];青岛日报;2007年

8 陈福康;十多年了,还是没有纠错[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记者 张云宽 实习生 胡爽萍 通讯员 李波;荆楚非遗 地域奇葩[N];湖北日报;2006年

10 崔立秋;屈家营音乐会:中国音乐的活化石[N];河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晗;元明之际小说创作中的市民文学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雷;试论元明之际婺州地区文人的诗歌创作[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宗刚;抱道之遗士[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威;元明小说观念的转变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丽娟;刘崧与元明之际台阁文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朱宇晶;晚清到民国时期温州地方的基督教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范莉莉;明代苏州知府治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闵R,

本文编号:203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3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