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儒将述律杰在元代多族士人圈中的活动考论

发布时间:2018-07-20 15:39
【摘要】:述律杰是元代著名的契丹儒将,其人与多族文士有所交往,而且友人层次高、情谊笃,以他为中心,构成了较为庞大的多族士人圈。多族士人间的互动丰富了元诗的内容,影响着诗歌的美学风格。时人对述律杰"诗书名将"的定位,亦可窥见契丹这个行将融合消失的民族在元代之文化流衍与契丹人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史上的贡献。
[Abstract]:Xilujie is a famous Qidan general in Yuan Dynasty, his people have some contacts with many ethnic scholars, and his friends are of high level and friendship, with him as the center, he constitutes a relatively large circle of multi-clan scholars.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clan scholars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Yuan poetry and influences the aesthetic style of poetry. The positioning of Shu Rujie's "the famous Poems and Books" can also be seen from Qidan, a nation that is about to disappear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Qidan peop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multi-ethnic cultur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研究”(12YJC751053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K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小琴;契丹辽人的敬母风尚[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2 毛利英介,陶玉坤;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方面为中心[J];蒙古学信息;2004年04期

3 韩世明;第三届全国辽史契丹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8期

4 高晶;;论契丹民族对沈阳历史文化的贡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高晶;;论契丹民族文化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娄佳杰;;契丹民族文化的特征[J];兰台世界;2006年11期

7 肖爱民;;契丹人消失之谜[J];寻根;2006年03期

8 李晓峰;;契丹文化观与契丹艺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黄凤岐;;契丹科学技术研究[J];东北史地;2007年03期

10 王禹浪;孙慧;戴淮明;;契丹称号的含义与民族精神[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乃雄;;契丹字钱性质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杨富学;;回鹘文化影响契丹的点点滴滴[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4 李晓峰;;镌刻在历史时空的生命诗章——《契丹艺术史》概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朱文民;;浅议契丹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革勋;陈文道;;契丹王朝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贡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郁;;草原丝绸之路——契丹与西域[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8 贾敬颜;;契丹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9 刘凤翥;于宝林;;契丹字研究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10 张景明;;契丹的茶与茶文化研究[A];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国庆;考古资料与契丹社会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2 李平;谁是契丹人的后裔[N];科技日报;2004年

3 李平;契丹族“集体失踪”之谜[N];西部时报;2004年

4 李富;赤峰:9米高契丹图腾柱向世人展示契丹文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梁世芳 刘建军;平泉县构建契丹文化产业集群[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凤凰;契丹人今在何方[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7 李富;考古史料再现:契丹人与猎犬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谊[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梁世芳 王立军 刘建军;平泉县致力构建契丹文化产业集群[N];农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珍;还原一个真实的契丹王国[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探索辽代契丹族“集体失踪”之谜[N];沈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许月;辽代契丹人群分子遗传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夏宇旭;金代契丹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吴东颖;契丹古尸分子考古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6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7 陈大远;宋代出使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冬梅;增补《辽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长及世次兼论唐与契丹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鹏宇;蒙元时期契丹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博楠;关于遥辇契丹的几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晶;辽代契丹人勇武精神嬗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杨婷婷;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8 岳东;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南下扩张[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宋筱静;关于唐代大贺氏契丹的几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郜博;试论渤海国灭亡前后契丹与高丽之间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4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34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