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刘徽的数学贡献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5 19:34
【摘要】:刘徽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在提倡逻辑推理的同时还倡导直观演算,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伟大地位,而且还在世界数学史上大名鼎鼎并占有杰出地位。
[Abstract]:Liu Hui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China who explicitly advocated logical reasoning to prove mathematical propositions. He advocated logical reasoning while also advocating intuitive calculus, which not only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also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e world famous and occupies an outstanding position.
【作者单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分类号】:O112;K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媛;;美妙的“黄金分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马平;从思维方式的差异性看平面几何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3 王冬凌;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文化审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郑翔;全错位排列问题数学模型的求解及推广[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红兵;薛艳兰;;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年22期

6 胡丽梅;;浅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福建中学数学;2012年12期

7 赵娟;;试论革命根据地的教材建设及其现实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7期

8 曹勇兵;;数学之父——泰勒斯[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年10期

9 任全红;;教材钻研的“深入”与“浅出”——关于师范生钻研小学数学教材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10 梁海,王前;论金庸小说中的工具意识[J];晋阳学刊;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佟健华;崔建勤;李靖敏;;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史分期问题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陈绵杰;;政治进程下的小学数学教育(1949—1977)——教学大纲的向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代钦;李春兰;;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进展70年之回顾[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晓华;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西北大学;2006年

3 魏佳;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5 李春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泽前;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法的变迁(1912-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爱辉;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算法及其教学设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4 樊冬梅;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878—1922)[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伟;中国近现代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问舟;以数学史为鉴,校本教材“素数”一章的教案设计[D];苏州大学;2008年

7 郭园园;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翠;“数与代数”部分概念和符号的历史探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林志伟;小仓金之助数学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秀;俞子夷小学学科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汝发;祖冲之与刘徽在国内外影响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候亚琦;;中国数学史上的一支艳丽的奇葩——л值的发明[J];才智;2009年31期

3 徐前进;;从新中国邮票上的科学家看我国数学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雷兴辉;;道家思想方法与刘徽及其《九章算术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高兴;周文洁;;刘徽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J];今日科苑;2007年06期

6 吕浩奎;刘徽的唯物数学观──刘徽数学哲学思想浅析之一[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2期

7 王青建;孙宏安;;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读梁宗巨《数学历史典故》[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8 傅海伦,郭书春;“为数学而数学”——刘徽科学价值观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1期

9 关云;刘徽数学讨论班在京举办[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6年01期

10 陈文峰;;在师范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泽义;;我国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的历史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俞宏毓;;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数学史知识的调查与分析[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畅;;数学史的科学、哲学向度和历史学归属[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朱海涛;;李冶的数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崔卫球;;要重视对数学史的研究[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圣贵;;分次Morita对偶研究概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燕学敏;;婆什迦罗的数学教育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郭泽深;;当代数学基础问题研究的若干类型[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9 刘邦凡;;研究中国传统数学中逻辑思想与方法的必要性[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10 刘建亚;崔玉泉;付希林;刘立山;贺国平;吴臻;鲁统超;侯仁民;戎晓霞;赵益军;;第一篇 数学[A];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景中;微积分是初等数学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徐建华;触摸“迷人的数学难题”[N];科技日报;2006年

3 刘勇;请记住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数学家[N];海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武卫政;中国人“封顶”百年数学难题[N];人民日报;2006年

5 卢苏燕;法国数学家 何以屡获大奖[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项兆斌;中国纯数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人[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佘峥 郑莉;“腼腆的数学家”颠覆大伙的成见[N];厦门日报;2006年

8 葛之;数学家的“特质”及数学与人类文明的“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戴丽昕;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数学家[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王诗宗;刘徽的《九章算术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书环;数学史上的“问题解决”及其HPM视域下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冯振举;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徐章韬;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丁玲;斐波那契《计算之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冯晓华;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西北大学;2006年

6 尚宇红;博弈论前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焦佳;周期系统的不可积性和部分可积性[D];吉林大学;2009年

8 胡俊美;有限单群分类的历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传胜;彼得堡数学学派的概率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傅旭丹;素数幂模上的同余式[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铁微;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2 池佳;儿童文学家Lewis Carroll的数学世界[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献芬;图论与拓扑、图论与代数交叉问题的案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坤;帕普斯的《数学汇编》及其问题在中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陆源;阿贝尔对椭圆函数论的贡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长华;微积分概念的发展及其哲学解析[D];苏州大学;2007年

7 郭园园;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丽宏;欧几里得与阿基米德数学思想之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学锋;脉冲微分方程的若干稳定性结果[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孙颖;高职微积分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4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4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