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8 07:44
【摘要】: 关于《诗经》的诠释,自汉以迄唐中叶,基本上是由《毛诗序》、《毛传》、《郑笺》以及《孔疏》所构建的汉学典范支配着。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以后,受中唐以来经学领域思辨之风的影响,《诗》学研究亦出现了疑古惑经的风气。学者释《诗》,渐出新意,既突破汉学典范的束缚,同时又对汉学典范有所怀疑、批判和创新,这就逐渐形成了《诗经》的宋学传统。相对于《诗经》汉学注重于《诗经》词语的训诂,《诗经》宋学则更注重于《诗经》义理的阐发。 总体来看,,如果说孔子的诗教是“兴观群怨”、“出使专对”,战国时的诗教是“温柔敦厚”、“断章之取”,汉人的诗教则是据《诗》言政,以“三百篇”为谏书。至乎宋人,《诗》学乃大大突破了这些形下层面的规范,进而借《诗》以言性情,用《诗》以明义理。《诗经》岂止区区“言志”、“比兴”之物?诗教又岂是“发情止礼”的教条?《诗经》乃是通乎天地,究于义理,矫乎人心,参于天人的大制作,大法宝。在宋人看来,《诗经》的价值在于能明心见性、通道达理。苟有助于明理,什么汉规唐矩都可以抛弃;苟有碍于道学,虽圣经贤传亦不惮怀疑。 基于此意,宋之学者在继承、怀疑、批判和创新《诗经》汉学的基础上,采用以诗说《诗》、以理论《诗》、以史证《诗》、以《序》解《诗》的多元诠释方法,围绕着《诗经》学史中的若干个学术专题如《诗序》、删诗、二南、二雅、正变、六义、淫诗、本末等,重新进行分析、讨论。他们或完全继承旧说、或继承中又有修订创新、或别立新说,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 然回顾百年来学界关于宋代《诗经》学的研究,其所涉《诗》学专题多比较重复,大多数论文集中在对《诗序》、淫诗等问题的探讨,至于其它的传统问题以及富有新意的问题则多有阙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宋代《诗经》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故本论文试图立足于宋代现存及所辑录的67种《诗经》学著作和宋人文集中的百余篇单篇论说及序跋之文,以各个《诗》学专题为切入点,采取以史料学为基础,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将有关宋代《诗经》学中的各个专题置身于整个《诗经》学史中,以点见面,以小见大,来具体勾勒宋代《诗经》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及影响。希望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研究方法、资料取裁、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分九章。基本结构大致如下: 第一章,“疑古惑经思潮与宋代的《诗经》学”。此章首先考察宋代《诗经》学发展的学术背景,然后具体论述此背景下宋代《诗经》学的发展概貌以及诠释方法。宋代的《诗经》学研究能够出现与汉、唐截然不同的局面并非偶然,它乃是宋代疑古惑经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映。宋世,由于受政治改革、教育改革与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诗经》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股以疑经惑传为特征的经学变古思潮。学者研究《诗经》不再专守训诂,而是多趋义理。而且部分学者对《诗经》的看法,更是异于前代。他们以《诗经》为讽咏性情之作,非如《诗序》所言仅止于美刺而已;诗教之作用,在于反映民情、教化风俗与吟咏性情。故宋之学者为建立自己的《诗》学体系,论《诗》多出新意。因此,笔者以为探讨自唐中叶以来《诗》学研究领域的怀疑思辨学风与宋代《诗经》学的关系至为重要。因为正是基于这种学风,宋人才对传统的治《诗》方法、汉唐的《诗经》注疏提出怀疑,从而创立新说,推动了宋代《诗经》学的发展。因此,本章通过对宋代《诗经》学学术背景、文献概述、诠释方法等整体面貌的考察,以期为后面八章的宋代《诗》学专题研究提供比较完备的材料和理论来源。 第二至第九章,是宋代《诗经》学专题问题的探讨,分别为“《诗序》论”、“删诗说”、“二南辨”、“二雅辨”、“正变说”、“六义论”、“淫诗说”、“本末论”。这实际上包含了宋之学者对《诗经》学史中两个方面问题的探讨。一为传统问题。即自《诗经》形成后,汉、唐以来诸儒一直探讨的问题,如《诗序》、删诗、二南、二雅、正变、六义等。对于这些传统问题,宋人或继承旧说,或修订旧说,或别立新说,这就促使这些传统问题在宋代有了新的进展。二为新意问题。所谓新意问题是相对于传统问题而言的,它们也许并非创始于宋人,但确是经宋人具体论说后才真正成为《诗经》学史上的学术专题的,如淫诗、本末等。通过对这些新意问题的探讨,这就形成了宋代独具特色的《诗》学研究。 围绕着《诗经》学史中的这些个学术专题,宋之学者提出了或多或少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如《诗序》问题,宋人基于怀疑和思辨的精神,认为《诗序》不合诗旨处甚多,因疑其非圣人或圣人的弟子所作。故从辨析《诗序》的作者入手,进而主张去《序》言《诗》。此乃是宋代《诗》学研究疑古、变古精神的出色表现,亦是宋人《诗》学研究的突出贡献。 再如删诗问题,继孔颖达首次从“古者诗三千余篇未可信”的角度对司马迁的记载提出质疑后,否定孔子删诗的宋之学者即以“古者诗三千余篇”说不可信、《论语》未载孔子删诗之事、吴季札聘鲁观周乐所歌诗乐编次与今本《诗经》大体相同、孔子以一人之见无权删诗等为论据,第一次明确、具体地驳斥了孔子删诗说。至此,孔子删诗说这个问题遂进入到一个全面、实质性的论战阶段,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高潮。而上述这几条驳斥论据也均为后之学者所采纳,成为他们驳斥孔子删诗说的主要论据,由此可见宋人立论的首创之功。 又如正变问题,自郑玄、孔颖达发挥《毛诗序》之论而形成独自的解《诗》体系以后,汉、唐诸儒除成伯s櫳猿中侣弁猓д呦躺僦室桑嘁啻又H凰沃д呷缰i浴⒁妒省⒄氯缬薜仍蚴状捶缪盼拚渌担佣鹆恕妒费飞戏缪耪溆形拗档恼邸

本文编号:214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