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8-08-28 09:11
【摘要】:挖掘圣君贤相的国家观智慧,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大一统"是汉武帝国家观的核心,包括主权统一、民族统一、疆域统一。为此他武征匈奴、文徕诸夷,实现军事统一;文用推恩、武诛叛国、"因俗而治",实现政治统一;"独尊儒术"、不黜百家,实现思想统一;最终实现主权统一、民族统一、疆域统一三大目标,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这对如何解决当前国家统一等难题及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有重要价值。
[Abstract]:To tap the wisdom of the state outlook of the sages and sage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state outlook. First,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lone" will not dethron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achieve ideological unity; and ultimately realize the three major goals of sovereign unity, national unity and territorial unity,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s unification of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is is of great value to how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national unity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national outlook.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实施形式研究——以艺术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1ZZ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23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荣;;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王俊奇;;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方军;略论王符的“四列”与志氏姓思想——整合社会和国家秩序的又一路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刘强;;浅议汉代“以经决狱”之发端——以武帝少年断案为中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6 梁勇;王俊梅;;秦汉时期燕赵文化的整合与传播[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薛亮;;中国传统武术的古典哲学思想及理论影响[J];传承;2010年15期

8 郑杰文;西汉前期黄老的文化派别[J];管子学刊;2002年02期

9 易花萍;;古代语言文字规范法有效实施的历史镜鉴[J];北方论丛;2012年06期

10 方军;“原本天人,参连相因”——王符“天人之际”思想略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莹;《孔子家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林苏闽;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栋梁;《春秋纬》与汉代春秋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程芳;从西汉儒生的被杀看西汉儒学与王权的矛盾[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娜;论汉武帝的矛盾性格与是非功过[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维;董仲舒的仁义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连瑞霞;儒学与政治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仕民;西汉儒家礼法思想的融合与演进[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开慧;《白虎通》思想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孙翔;陆贾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赵涛;荀悦史学思想新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国强;;从《天人三策》看汉武帝独尊儒术[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完成:从秦皇到汉武[J];文史哲;2010年06期

3 李景明;;汉武帝与公羊学“大一统”新探[J];沧桑;2011年01期

4 余治平;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纠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误解[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李景明;宫云维;;《公羊传》“大一统”新探[J];浙江学刊;2011年01期

6 余冬林;;浅论秦汉时期的帝王封禅[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邵如林;邸明明;;茂陵雄风[J];丝绸之路;2006年09期

8 张影;;汉代“太一神”略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04期

9 王羽;;张学良国家统一观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陈祖怀;;董仲舒思想文化与西汉中前期的政治变革[J];史林;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之伟;张秀莲;张建福;;汉武帝何以铸造白金马币[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2 刘娜;;儒学文化中“孝悌”思想的当代价值[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萧洪恩;;自信与自控:《易纬》的宇宙模式建构的当代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家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卓晴君;;略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光博;;第十七讲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7 刘森;;汉武帝白金三品抉微[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8 罗怀玉;;“天水”地名新探[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黄金华;罗名鑫;;改革开放30年“国家统一”观的发展[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纵瑞彬;;传统“天下”观念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态[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洪岩 (本报书评人);看王立群如何演绎大汉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白如祥邋张桂珍;儒家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8年

3 游上;比肉还鲜美的劅酱[N];成都日报;2007年

4 王夏斐;人文文化的当代价值(二)[N];杭州日报;2008年

5 刘玉峰;汉武帝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之得失[N];学习时报;2008年

6 边建军;董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N];衡水日报;2009年

7 沈建钢;常州三杰精神的当代价值[N];常州日报;2011年

8 纪宝成;开拓创新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9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 祝福恩;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历史与当代价值[N];哈尔滨日报;2005年

10 陶济;“以人为本”凸显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N];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鹏;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桂生;先秦兵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罗洪;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陆贽治国理念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漆子扬;刘安与《淮南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景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05年

2 康礼芳;试论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及当代历史使命[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德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勋斋;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范仁庆;全球化背景下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内涵、特色与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刘志鑫;论抗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彦霞;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易佳;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禅军锋;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8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08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