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平民教育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亚英:平民教育[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
2 杨舜宇;田硕;;董仲舒的文教政策及对后世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3 彭林权;李秀铎;;谈晏阳初博士“拒不做官”二三事[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4 王红艳;永远的杏坛[J];基础教育;2004年03期
5 顾土;;重然诺[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10期
6 李如冰;;吕大临佚文一则[J];文献;2011年03期
7 杨海龄;;先烈留遗墨 丹心照汗青——张炽烈士家书凝眸[J];档案与建设;2011年06期
8 谭甲文;;明状元黄观“三元”考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红;李笔浪;;论汉代中枢藏书之确立、变迁及其影响[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10 罗焰;;彝族女杰奢香夫人[J];中国民族;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伟国;;简论20年代风行全国的平民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黄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储朝晖;储淡如;;平民教育与皖西农民运动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玉春;;引领新平民教育,践行教育公平[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5 何光峰;;蒋梦麟平民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雷业勤;;我的办学思想轨迹[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李治德;;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夏辉映;;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石河;;晏阳初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吴炜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永亮;平民教育是我们的最高理想[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吉小草 整理;高等教育改革是落实平民教育的关键[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记者 黄颖邋谢明刚;推进平民教育 我主要做了三件事[N];成都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富领 通讯员 杜红彪;平民教育名满豫东 馥郁校风培育栋梁[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邓伟志;为“太学术了”一辩[N];光明日报;2002年
6 吉小草 整理;三大公平是实现平民教育的前提[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7 江芸涵;更坚定地走平民教育之路[N];四川日报;2007年
8 杨振威;把平民教育进行到底[N];上海金融报;2008年
9 万方;平民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本版编辑 胡冰 北京 非政府组织职员 劳粮 河北 退休教师 方圆 北京 自由职业者 王红茹 北京 媒体记者 丁海东 吴军 江苏 企业职员;平民教育任重而道远[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喻春梅;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啸;魏晋南北朝九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宇峰;宋代太学管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巩长卿;论曹魏时代的太学衰落[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厚春;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罗玉霞;北宋太学的复兴及其管理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燕;教育公平视域中的“穷人教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伏强;湖南平民教育运动述评(1912—1927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利颖;晏阳初平民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献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想;戴季陶教育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谷秀洁;公益活动中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87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8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