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经史问答》考据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23 07:16
【摘要】:全祖望《经史问答》广涉十三经及诸史研究,论识高卓,不主一家。以考据为探析视角,《经史问答》在考据成就与考据方法上皆有独特之处,博采众长,不囿旧说,细致精审,全面展示了全祖望深厚的考据学素养。
[Abstract]:Quan Zuwang "Questionaire of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s" covers 13 sutras and all kinds of historical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research, the Questionation of Classical History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e achievements and methods of textu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为13CZW050
【分类号】:B249;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太辛;实心求是 实学求是 实事求是——全祖望的学术精神及其实践[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2 申屠炉明;读《万斯同评传》、《全祖望评传》[J];史学集刊;2000年02期

3 郭根群;;从家学、师授渊源看清代考据学者的学术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潘承玉;;神话的消解:诗史互证澄清一桩文化史公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余敏辉;;俞正燮生平学行述评[J];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王俊义;;全祖望《小生堂祁氏遗书记》有涉吕、黄关系史实辨正[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7 邹华清;为清代考据学辩护[J];出版科学;2002年02期

8 杨绪敏;安超;;明清学风嬗变之大势及对学术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杨绪敏;;论清代学风及学者治学方法的变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王振;;清学的结晶——以汉宋调和为中心的义理与考据的浑然天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祖猷;;“天崩地陷”时代的真实写照——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中保存的晚明文献[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2 林存阳;;全祖望与《永乐大典》的利用及其影响[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山;;全祖望与《永乐大典》的利用及其影响[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摘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5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6 王树民;;曲折发展的《南山集》案及其余波[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张显清;;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8 沙似雪;;略论宋濂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9 达生;;《明代文化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杨润平;;清初理学简论[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维运;浙东史学之特色[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李细珠;传统学术资源与嘉道经世思潮勃兴[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路;带你走近甬城新增“国宝”[N];宁波日报;2006年

4 郑任钊;庄存与和清代公羊学的崛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欧阳祯人;戴震: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先行者[N];光明日报;2007年

6 刘铁军;盐商与扬州[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毛春伟;杨慎研究之历史与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田居俭;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王路;我市新增1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N];宁波日报;2006年

10 陈献瑞;傅山籍贯漫议[N];忻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符云辉;《诸儒鸣道集》述评[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宗棠;清代《左传》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夏令伟;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邵明华;邵雍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侯步云;北宋《春秋》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张天杰;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D];湖南大学;2012年

9 吴增礼;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冬;全祖望经史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小辉;李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计康;明代《孟子》考据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赵伟;乾嘉荀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伟;《鲒Wぜ沸6猎荹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宏秋;东莱吕氏《左传》学发微[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增丽;宋代私学教育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胡婷;明清之际浙东人士与西学[D];浙江大学;2008年

9 薛娟;清初江南文人士大夫的政治选择与义利取舍[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赵璐;宋代东莱吕氏家族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8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88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