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宋时期李觏“刑”“礼”相辅的法制观
[Abstract]:Li Gou, a thinker and educato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unishment" and "propriety", which contained the progressive thought of dialectical view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Law" also embodied the fairness of the legal form.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g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it in detail.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文法系;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大勇;“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J];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王群;沉思 呐喊 探索——试析北宋思想家李觏的诗歌创作[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洪维;休谟正义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崔东宝;我国公民守法精神现状和探索路径[D];河北大学;2014年
3 刘颖;罗尔斯论正当与善[D];西南大学;2014年
4 陈蒙蒙;秸秆焚烧的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14年
5 朱正锐;病残弃婴收养制度及其完善的法学思考[D];苏州大学;2014年
6 王旭染;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郭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8 夏浩;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汪超群;基于学校变革的教师集体成长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薛白;“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庭;论李觏的文学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饶国宾,陈大勇,饶国顺;论李觏的治国构想[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菊梅;宋秀珍;;李觏的妇女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文娟;范立舟;;李觏与范仲淹的交游及政治思想刍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5 饶国宾;;师古以用今:李觏对儒家经典的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6 程学军;;李觏著述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年04期
7 焦秀萍;;李觏“礼顺人情”的伦理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曹瑞娟;;李觏哲学生态观及其诗歌的生态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富恩 ,余庆;略论李觏的朴素辩证法观[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10 俞兆鹏;李觏货币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世泉;若梦;;李觏遗存及祭祀述略[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2 陈大勇;罗志洪;付胜国;;试论李觏的交谊[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3 江建华;刘敦龙;;“李觏无子孙”说质疑[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4 陈大勇;;李觏疑古思想初探[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闵正国;黎华;;李觏的教育思想刍议[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6 邵维加;;论李觏的辩证逻辑思想[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华瑞;愤吊世故 警宪邦国[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智昌;李觏诗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段守艳;李觏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欧婷婷;李觏诗歌创作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4 薛宁;李壇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立顺;李觏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斌;李觏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金良;李觏、王安石农业思想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6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0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