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按与明代灾荒救济
[Abstract]:The central force of famine relief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they reported disaster injury, please take relief; visit disaster injury, verify the disaster situation; be ordered to relieve disaster, administer relief affairs; supervise relief, clarify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There is a cross and division of duties between the two posts. The patrol focuses on disaster prospecting and disaster relief supervision, and the governor focuses on reporting disasters and leading disaster relief, which jointly promotes the relief of famine, and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However,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disaster relief program and its corruption and inaction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its func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明代灾害危机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10YJC770040) 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521) 2011河南省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1GGJS-069)
【分类号】:K248;X43;D6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10 南炳文;;朱元璋撰二丘乐章的重视民众思想[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辉;明代引进的农作物对中国饮食的影响[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7年03期
2 薛雁;明代丝绸中的四合如意云纹[J];丝绸;2001年06期
3 沈华荣,郑乃章,曹春娥,熊春华,刘阳;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2年06期
4 任克;明代丝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浅探(上)[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5 任克;明代丝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浅探(下)[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陈致敏;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特点[J];陶瓷研究;2003年04期
7 罗树宝;印刷字体史话(八) 明代印刷字体[J];印刷杂志;2004年03期
8 董云英,贺凤;明代漠南地区的灾情及其社会危害[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4期
9 周吉友;明代无锡安国的铜活字印刷[J];印刷杂志;2001年05期
10 王柠;;试论万恭的治河思想[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冠朝;陈育宁;;明代茶马贸易官营体制的制度框架研究[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美莺;;明代福建私家藏书兴盛的原因与特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港发现明代村庄遗址[N];光明日报;2000年
3 湖南益阳师范学校 郭启明;重新审视明代书法艺术[N];美术报;2002年
4 黄钰财;明代古刹银杏堂[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光思;《中国明代档案总汇》[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南京发现明代铸钟遗迹[N];新华日报;2000年
7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8 包来发;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9 赵智强;景德镇与明代五彩[N];中国商报;2002年
10 陈文平;明代坐具大观 [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文仙;明代套色印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赵静;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5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7 江枰;明代苏文研究史稿[D];复旦大学;2005年
8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赵艳;明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公元1368年~1644年)[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10 余意;“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虎;明代木刻人物画题材与风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5 林建筑;明代水西彝族及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张然;明代家训中的经济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8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1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