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鹗《汝南遗事》成书年代辨
[Abstract]:After the death of the Jin Dynasty, Jin's old ministers, such as Yuan Haoqian, Liu Qi, Yang Huan, and Wang E, wrote historical books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history of their country. What Wang E wrote down as his own experience has a high historical valu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Legacy of Runan" was written by Wang E along with Jin Ai in the siege of Cai Zhou. This is the "catalogue"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events recorded by Wang E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Ai Zong to the capital of Cai Zhou.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Wang E regards Mongolia's extermination of gold as "the opening of the sk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arth into the great dynasty" i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egacy of Runan" and Yang Huan's poem "Reading of the Legacy of the Runan",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book "Runan Legacy" was written after the death of the Jin Dynasty. About after the death of gold (1234) to the five years of the Yuan Xianzong (1355).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项目编号:05JJD770109
【分类号】:K2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崇岳;;王鹗与《汝南遗事》[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苏鹏宇;;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夏宇旭;;金代农业科学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0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7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9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培建;新编《全金诗》补正[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琰鑫;农村夯土类住宅抗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10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蓉;;党锢源起汝南的历史原因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李国喜;汝南方音[J];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1996年S1期
3 谢石华;;市作协汝南理事会侧记[J];诗刊;2011年05期
4 徐玉清;;汉唐间周姓名门望族简述——以汝南周为例[J];天中学刊;2012年03期
5 尚景熙;“汝南”地名小史[J];中原文物;1981年02期
6 龚红勇,易东升;满园春色关不住──汝南县委书记何忠仁访谈录[J];中州今古;1996年04期
7 胡秋银;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J];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8 赵梅春;;王鹗《汝南遗事》成书年代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黄宛峰;东汉颖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J];中国史研究;1995年04期
10 吴士伟;江国故里写春秋——记正阳县汝南埠农信社主任朱林[J];决策探索;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德鑫关于汝南地委工作报告[A];中共中央中原局(1938.11~1941.5)(上卷)[C];2013年
2 ;仁哉关于汝南政治、经济情况及土匪、民众团体问题的报告[A];中共中央中原局(1938.11~1941.5)(上卷)[C];2013年
3 范国章;王善甫;;血肉相连 鱼水相依[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大庆 万川明;汝南要建豫南最大菜篮[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王大庆邋通讯员 邵建民 王峰;汝南:菜农推出“蔬菜快递”[N];河南日报;2007年
3 杨保森;汝南局员工“e”议两会[N];中国邮政报;2009年
4 记者 刘仁忠;汝南县:“九项工程”彰显发展主题[N];驻马店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仁忠邋通讯员 王峰;汝南:找差距促发展[N];驻马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仁忠 苏凯;加快推进“三化”进程 努力打造实力汝南[N];驻马店日报;2009年
7 王新立;凤凰涅i玫弥厣鶾N];驻马店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仁忠;看汝南教育的精彩蝶变[N];驻马店日报;2014年
9 记者 万川明邋王大庆;汝南:“科技保姆”富乡亲[N];河南日报;2007年
10 ;豫州之中——汝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冰;东汉汝南党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高峰;汝南麦草画的文化生态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3 谢亦峰;魏晋南朝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常明艳;汉晋汝南应氏家族文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保宇;两汉豫州官吏统计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33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3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