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与诗歌
发布时间:2018-12-10 19:47
【摘要】: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对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影响最重大者,莫过于斯。科举制度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统治者用它来调节和控制士人,士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与之息息相关。即以清代而言,满洲贵族自关外入主中原,武功实现了天下的一统,但是接下来所要面临的任务是重建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这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更难完成的目标。如何让因为“中原陆沉,衣冠礼乐涂炭殆尽”①而产生巨大离心力的汉族士人臣服,满清统治者充分利用了科举这一利器。 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以清代科举制度为考察背景,清代诗人的科举遭遇为立足点,研究科举如何影响了士人的人生命运,并因此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以典型诗人为切入点,考察该诗人所代表的一类士人的创作所共同形成的一个时期的诗风。上编题为“故国哀歌到升平暖响”,讲述清初诗风如何在科举的影响下从明清之交遗民诗的悲凉慷慨一变为“神韵诗”的温柔空灵。 顺治至康熙初年频发的科场案,是满清统治者的暴力武功的延续。康熙帝亲政之后,天下安定,遂有博学鸿儒科之开以实现文治。特科之后,士人复明之心大为消减,之前慷慨激越的遗民诗创作也随之消歇,这时王士y浲ü┐锏目凭俸偷巧鲜送,
本文编号:2371104
本文编号:237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7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