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明代对外关系之再认识
[Abstract]:To study the foreign policy of Zheng he's voyages to the West and the Ming Dynasty, we must first proceed from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use the newly discovered data for careful verification, and the conclusion can be convincing. The success of foreign policy in Ming Dynasty had three characteristics: first, it established the ruling ord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the core value of "king's way" and "fairness"; second, it exported civilization without occupying the territory of other countries. Third, strong national strength and military strength to provide strong backing for foreign policy. This should be the paradigm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基金】:中国太平洋学会重大项目“关于郑和下西洋问题的研究”(AOCZD2010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欢;;浅析永乐朝发展朝贡贸易的措施及其弊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王冬青;论郑和下西洋与明成祖的威慑外交战略[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陈日升;郑和下西洋与福建人的海外迁移[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杨颖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评介[J];江海学刊;2006年03期
5 伍玉西;;地缘政治与明朝对外政策[J];求索;2009年03期
6 何平立;;论明初俸赏折支与郑和下西洋[J];学术月刊;1987年08期
7 周积明;郑和下西洋与哥仑布远航之比较[J];江汉论坛;1983年04期
8 桂栖鹏;郑和下西洋的文化历史背景[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王致诚;;郑和下西洋的十大谜团[J];科学24小时;2005年11期
10 黄斯义;;郑和下西洋:错过世界的航行[J];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苇;;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2 万明;;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社会变迁[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3 马兴东;;开拓“睦邻友好、共同发展”之路——云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4 王介南;;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明代海外贸易对华南沿海地区的影响[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田培栋;;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6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7 高学敏;;海上军事外交的成功实践——浅谈郑和下西洋与人民海军舰艇出访[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万明;;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9 孙光圻;;论明永乐时期的“海外开放”[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10 栾成显;;宋元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明太祖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亚文 曾为军事科学院研究人员;慨叹当年海上行[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主持人:李庆英 特邀嘉宾: 王春瑜 王天有 许凯;六百年前的文明礼仪之师[N];北京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侯健美;郑和下西洋航程之谜[N];北京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连锦添;郑和下西洋:绵延600年的侨史佳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雪珥;与海为敌[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钟真;穿越六百年风浪的传承[N];福建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燕;郑和三大历史之谜[N];云南日报;2005年
8 冯子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刘洋;文献所见郑和下西洋与青花瓷外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杨知秋;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新证[N];云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5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8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安峰;明代海禁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6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熊磊;郑和下西洋的终结[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戚畅;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1368-1567)[D];暨南大学;2012年
10 李晨升;帝国的想象和现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本文编号:2371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7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