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燕云地区的乡村组织及其性质探析

发布时间:2018-12-25 17:43
【摘要】:燕云地区入辽后,统治者沿袭唐代旧制,保留了该地区的乡村组织。燕云地区的乡村组织包含乡、里、村等基层单位,里与村是乡的下一级单位,且彼此相互独立。考察燕云地区的乡村组织是辽国最基层的赋役征收、佛事活动、治安单位。随着辽朝封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二元政治模式的构建,其设置势必更加完善。
[Abstract]:After Yan Yun area entered Liao Dynasty, the ruler followed the old system of Tang Dynasty and retained the rural organization of this area. The rural organizations in Yanyun area include the basic units, such as township, li, village and so on. Li and village are the lower level units of the township, and they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 rural organizations in Yanyun area are the most basic units of taxation, Buddhist activities and public securit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eudal economy in Liao Dynas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istic political model, its establishment will be more perfec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2012年度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21018)
【分类号】:K246.1;C912.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国庆;辽代社会基层聚落组织及其功能考探——辽代乡村社会史研究之一[J];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德忠;辽朝世选制度的贵族政治特色及其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德忠;论辽朝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及其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静杰 ,田军;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3期

5 周銮书;宋代养兵政策剖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盛恩;“华夷之辨”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兼与刘锋焘先生商榷[J];南都学坛;2003年05期

7 张国庆,闫振民;生态环境与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习俗文化[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维;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9 周俊兵;试述辽代之医学教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孟庆山;辽代的农牧政策与农牧经济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柏忠;;科尔沁沙地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的初步研究[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建国;宋代乡村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刘玉峰;《册府元龟》中契丹史料辑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艳侠;《辽史》中的女性史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董碧娜;宋使臣出使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雪梅;东丹国基本史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月新;论辽属汉人[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齐建芝;辽代契丹族萨满教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再聪;;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6年12期

2 刘再聪;;从吐鲁番文书看唐代西州县以下行政建制[J];西域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晔;;辽代幽云地区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以辽代石刻资料为中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2 盛力敏;;浅析辽代舞蹈的多元化及其原因[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3 张国庆;;辽代的寺田及相关问题探究[J];中国农史;2010年04期

4 张国庆;;辽代“墓志人”之年寿状况及死亡原因考论——以墓志石刻为史料[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5 张国庆;辽代社会基层聚落组织及其功能考探——辽代乡村社会史研究之一[J];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

6 张国庆;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分布与变迁[J];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7 李锡厚;辽代宰相制度的演变[J];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8 范寿琨;辽代儒家思想简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5期

9 唐统天;辽代的禁军[J];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01期

10 黄震云;;辽代法令考[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聪明;;辽代货币经济略说[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泉舍;;辽代名泉“保宁通宝”[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4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5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6 晓康;;介绍两枚辽代吉语小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7 郐艳丽;刘铁军;;辽代城市发展特征初探[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昭棣;;也谈辽代铸币的上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9 张德华;;“柴册”与“捺钵”——两枚辽代大花钱考[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10 乔晓金;卫月望;;试论辽代的货币经济[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国权;韩氏家族 辽代文化包容的见证[N];赤峰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丛明宇;辽代墓葬中发现英文铜纽扣[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李进兴;辽代出猎金牌画质疑[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刘凤翥;《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增订本)评介[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大连市艺研所研究员 李振远;辽代的大连文化——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撞击[N];大连日报;2009年

6 杨洁;古代关隘旧广武[N];山西政协报;2006年

7 ;朝阳北塔[N];朝阳日报;2008年

8 田广林;草原与大海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7年

9 辛蔚;再论“契丹节度使印”的年代[N];中国文物报;2004年

10 葛华廷;关于圆慧大师玄福墓志之浅见[N];赤峰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4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万志;金代区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宋立恒;金代社会等级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连;辽代妇女社会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鹏;辽代占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静;辽代契丹公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蕊;辽代女性建言议政问题探究[D];渤海大学;2013年

5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孔;内蒙古辽代城址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铁颜颜;论辽代墓葬与堪舆术[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8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付璐;辽代“汉人”契丹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博;辽代契丹狩猎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9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