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南京内河水环境及其治理

发布时间:2018-12-27 12:50
【摘要】:明清时期,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南京内河水环境不断恶化,秦淮河河道淤塞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这一现象在江南城镇中具有普遍性。然而在治河模式,尤其是主持机构与经费来源上,南京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治河主持机构的行政级别较高,治河经费也相对充裕,只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曾大量动用民间捐款。城河事务体现出较强的官办性质,这既折射出南京独特的政治地位,也反映了地方行政格局的调整及财政制度的沿革。但由于治理方式的局限,历次治水工程皆无法取得长效,亦不能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inland rivers in Nanjing deteriorated, and the river silt and water pollution of the Qinhuai River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henomenon has the universality in the Jiangnan town. However, Nanjing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in the pattern of river regulation, especially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source of funds. Its administrative level is higher, and the funds for river control are relatively abundant, only in Jiaqing in the Qing Dynasty. Daoguang period used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 donations. The city river affairs reflect the strong official nature,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unique political status of Nanjing, but also reflects the adjustment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eatment mode, the previous water control projects can not achieve long-term effect, nor can they stop the trend of water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南京城市社会与城市性研究”(项目号12YJC77004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项目号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143;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2 伍跃;均工夫役浅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许檀;高福美;;清代前期的龙江、西新关与南京商业[J];历史研究;2009年02期

4 罗晓翔;;清末城市管理变迁的本土化叙事——以19世纪南京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范金民;;明代应天巡抚驻地考[J];江海学刊;2012年04期

6 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J];理论界;2012年10期

7 余新忠;;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兼论相关史料的解读与运用[J];历史研究;2013年06期

8 冯贤亮;;清代太湖流域的环境与卫生——以外国人的游程与感觉为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2期

9 徐毅;;从“专济饷糈”到“妥办善后”——同治时期江苏省厘金政策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铮,周清波,张丕远,刘啸雷,郑景云;19世纪上半叶的一次气候突变[J];自然科学进展;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忠;;历史情境与现实关怀——我与中国近世卫生史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苏海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3 王心源,何慧,钱玉春,陆应诚,高超;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国庆;;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5 杨保,施雅风,周清波;近300a来古里雅与长江下游温度变化所受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的影响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6 柳艳香,高晓清;SCL与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7 王立国,钟巍,李Pr;全球小冰期的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8 汤懋苍,高晓清,朱德琴;本世纪西北气候可能转型的依据和原因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2期

9 刘自清;赵树森;;江西省近五百年旱涝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罗畅;;道光萧条不存在吗?——来自全国粮价的证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殿林;李长林;李刚;刘红梅;;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益群;;工业化进程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侯官响;;明代苏州府徭役折银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4 姬凌辉;;1919年霍乱疫情下的沪南垃圾清理述论[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杨;“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帆;明清时期陇东七府州水环境危机与社会应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珂珂;清时期陕西疫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娟;中国农牧交错带及其人口分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太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燕斌;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凯;明代竹木抽分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琴;宝鸡地区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迁[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振宇;;开埠初期上海租界的水环境治理[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2 吴文涛;;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王培英;从居民生活视角谈太湖环境保护与治理——太湖与琵琶湖的比较分析[J];湖泊科学;2002年01期

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年02期

5 符淙斌,王强;南亚夏季风长期变化中的突变现象及其与全球迅速增暖的同步性[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年06期

6 张丕远,王铮,刘啸雷,张时煌;中国近2000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9期

7 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J];江海学刊;2002年01期

8 张德二;中国南部近500年冬季温度变化的若干特征[J];科学通报;1980年06期

9 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道光十一年苏皖赈灾史料选(下)[J];历史档案;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乃奋;;水环境战略导论[J];环境保护科学;1984年04期

2 倪新铮;华北乡村水环境的研究与评价[J];北京水利;1998年05期

3 刘耕耘,布仁;内蒙古水环境及污染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年02期

4 左本荣,章宗涉;忧虑上海水环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丹丹;;江苏泰州投资4.8亿元整治水环境[J];给水排水;2005年12期

6 徐迅雷;;欧洲水环境的观察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07年18期

7 潘闻闻;;基于经济转移与水环境关系的辩证思考[J];江苏水利;2007年09期

8 钱静;;我国水环境的风险管理体制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赵子龙;;水环境污染发展途中难以承受之“重”[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7年12期

10 ;深圳市将划蓝线保护水环境[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飞;哈建强;张志悦;付学功;;沧州市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曾铁;;发展:要完善法律以有力有效地保护水环境[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钱静;;我国水环境的政府风险管理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邓杰;;城市与水环境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5 王秀兰;时晓飞;王桂玲;;水环境与健康[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顾丽新;姚凤元;闻振东;;常熟城区引水改善水环境的效果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吴慧娜;;九龙江北溪芗城段水环境污染与整治探索[A];饮水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方济生;;浅论祁门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开华;;新疆阿勒泰地区主要风景旅游区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高宣兴;刘丰录;张立国;张宁花;崔为刚;;水环境物质循环与水源地保护浅探[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浩川;依法保护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N];闽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彭华;我市全面推进水环境专项治理[N];雅安日报;2009年

3 吴兵 谭平;岳池276万元改善城乡水环境[N];广安日报;2009年

4 斯言;宜居需要优质水环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通讯员 高贝;发挥司法能动性 依法保护水环境[N];浙江法制报;2014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王淮林;投资56亿元治理我市水环境[N];深圳商报;2003年

7 万新军;保护水环境不能抓小放大[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陈君;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水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整治水环境 造福常州人[N];常州日报;2007年

10 人余;宝山先行村水环境重现优美风光[N];东方城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柏世军;水环境镉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和机理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庚杰;居宅水环境与建筑价值关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陈阵;古镇水环境艺术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3 吴静;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粮食与水环境[D];浙江大学;2002年

4 陶增才;基于GIS的邕江南宁段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5 秦肖生;考虑非线性特征的水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徐慧;区域控制对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袁国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对珠江口水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宇;明清时期兰州地区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程珊珊;山东垦利县水环境脆弱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家雨;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多传感器水环境监测仪的研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3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93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