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耶稣会士与托钵修会士传教的时空演变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Dynasty, the missionary of Jesuits and Torah experienced the times of pre-Matteo, Matteo Ricci and post-Matteo Ricci, and their missionary space changed with it. The route of the Jesuits to China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from Lisbon, Portugal, Goa of India to Macau, and from Madrid, Spain, Mexico and Manila to China. The pre- Matteo missionary area was basically confined to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 while the former missionary area was located in China outside Yungui Tai, while the latter was mainly located in Taiwan-Fujian area. The spatial change of the missionary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r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pain and Portugal, the missionary strategy, the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作者单位】: 重庆警察学院基础部;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孟宪军;从耶稣会士看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J];东南亚研究;1999年06期
2 张先清;;多明我会士黎玉范与中国礼仪之争[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先清;;多明我会与明末中西交往[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4 盛丰,O-晓笛;一次不平凡的远游——记17世纪初耶稣会修士鄂本笃的中国之行[J];西域研究;2002年04期
5 李蓉;;17-18世纪天主教在西藏传播概述[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年01期
6 周志明;;明清时期闽台多明我会关系的动态变迁[J];宗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桂录;;另一种声音:维柯、巴雷蒂对“中国神话”的解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郑显文;;中华法系与古代罗马法之“暗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许璐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东“保教权”之争及其历史影响[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许政;;近代东方的“中世纪欧洲城市”——澳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杨靖筠;;浅析蒙元时期的天主教[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何岩巍;;1843—1900年在京天主教遣使会传教活动的恢复与发展[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2期
7 孙迎辉;;新“西学东渐”——畅想未来的中欧文化交流[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刘亚轩;;从传教士马国贤被控同性恋看中西文化冲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贾庆军;;黄宗羲的“上帝”观——兼论其对天主教的态度[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10 刘芳;;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对中国瓷器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于沛;;中欧文化交汇和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2 周志明;;福建海洋文明与多明我会首次入闽[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范正义;;试论闽南宗教信仰与海洋环境的关系[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5 冯卓慧;;从“耳后大秦珠”到《唐律疏议》——罗马法对唐代契约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6 刘国鹏;;存在非此即彼的历史评判吗?——一桩有关光若翰的历史公案[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滕琪;;经典的认同:从《圣经》翻译看《圣经》在中文语境内的经典化[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8 戴继诚;;中极玲珑 外极朴实——利玛窦的人格特质[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9 范正义;;试论闽南宗教信仰与海洋环境的关系[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包青松;策妄阿喇布坦统治时期的准噶尔汗国史研究(1689-1727)[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虎;康雍乾三朝宫廷绘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吴文旭;论欧洲货币联盟及欧元[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2 刘盈;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雅萍;论福建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建东;中、法古典装饰艺术最后的辉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春晓;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世俗生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冀强;赛里斯:一个称谓的文化史[D];南京大学;2011年
8 崔娟;晚明士人的文化适应和信仰抉择[D];暨南大学;2011年
9 茹靓靓;明末清初天主教徒李天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文涛;早期丝绸西传若干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费成康;;重评澳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学术月刊;1993年08期
2 张先清;;17世纪欧洲天主教文献中的郑成功家族故事[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3 董莉英;天主教在西藏的传播(16-18世纪)及其影响——兼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邦华;;“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J];东南学术;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盈;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晓;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世俗生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4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9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