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19 16:35
【摘要】:徽商研究不仅是徽学研究中的基础领域,也是明清商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商研究硕果累累,学界就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主要地域、主要方式、资本积累,以及徽商的特色等,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意见。但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徽商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徽商衰落与近代转型、徽商精神的总结与凝练等等,仍然是众说纷纭,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梳理,并略陈管见。
[Abstract]:The study of Huizhou merchants is not only a basic field in the study of Huizhou, but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study of business histo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ince the eigh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tudy of Huizhou merchants has been fruitful, and scholars have formed a general consensus on the main industries, main regions, main way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merchants. However,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Huizhou merchants, such a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Huizhou merchants, the decline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Huizhou businessmen, the summary and conciseness of Huizhou merchants' spirit, etc., are still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here is no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sort out these issues, and briefly discuss the view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08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野;;论徽州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特色——试以徽州一地为例来论证明清时代商业资本的作用问题[J];安徽史学通讯;1958年05期

2 张朝胜;民国时期的旅沪徽州茶商──兼谈徽商衰落问题[J];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3 栾成显;经济与文化互动——徽商兴衰的一个重要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廷元;论徽州商人的义利观[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李则纲;徽商述略[J];江淮论坛;1982年01期

6 叶显恩;徽商的衰落及其历史作用[J];江淮论坛;1982年03期

7 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J];学术月刊;199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论《聊斋志异》中的儒商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2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崇旺;;徽商与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荒政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中的房长及其权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裕明;;明清分家阄书所见徽州典商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唐力行;;论徽州商人文化的整合[J];安徽史学;1993年01期

7 魏霞,刘正刚;明清安徽与广东的贸易往来[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8 张爱妹;明清徽州文书的地籍分布——以南京大学历史系所藏土地置产簿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9 汪崇{|;明清淮盐经营中的引窝、税费和利润[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10 汪雷;;徽商衰亡主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方利山;;徽商的和谐理念与实践[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池子华;;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比较观[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沈华;近代观念之先声[D];苏州大学;2011年

6 明旭;明代徽商“贾而好儒”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2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陈培波;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D];安徽大学;2010年

4 蒋甲琛;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国栋;徽州传统聚落中外部空间的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闫彩丽;清代晋商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芬;《歙事闲谭》的史学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宣艳;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D];浙江大学;2011年

9 汪珊珊;袁宏道休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灵超;历史乡村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李琳琦,王世华;明清徽商与儒学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2426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26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