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4 19:24
【摘要】:正《论语》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一场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论语》在其中居高不下。围绕《论语》而兴起的"论语学"随之悄然复兴,对《论语》的研究与诵读成为风尚。不过,就"论语学"史的专门研究而言,结合玄、佛思潮解读魏晋南北朝诸多的《论语》注释著作,却是个公
[Abstract]: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 new classic that is often read.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fate of Confucius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luctuated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National Gam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has been an upsurge in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in which Analects of Confucius remain high. The Analects of Analects, which arose arou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quietly revived, and the study and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of Analects became a fashion. However, as far as the spe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concerned, it is a public service to interpret many annotated work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taphysical and Buddhist thoughts.
【分类号】:B222-5;K2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毅;历史系本科学生如何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J];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03期

2 曹文柱,李传军;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5期

3 庞骏;;魏晋南北朝“霸朝”概念辨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穆岚;试论北魏的私学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5 朱和平;试论魏晋南北朝商业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袁力;试评魏晋南北朝的士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苏冰;魏晋南北朝婚姻文化述要[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0期

8 甄静;论魏晋南北朝的女性[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相飞;;魏晋南北朝的待诏制度及对学术文化的影响[J];东南文化;2007年06期

10 李建钢;王越;;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大陆移民对日本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满仓;;魏晋南北朝“四礼”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3 葭森健介;;近代日本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研究回顾——京都文化史学与六朝文化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敏;;魏晋南北朝门客阶层述论——以非卑微化门客为中心[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刚;;周礼与孔子的饮食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试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7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王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场体系和多样化的市场类型[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阿祥;;六朝历史研究刍议[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10 李瑞良;;魏晋南北朝的书籍文化[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清毓;魏晋南北朝的酒[N];安庆日报;2005年

2 张菲娜;华夏文明的“衣冠之治”[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吴成国;从人名看魏晋南北朝的孝道文化[N];光明日报;2008年

4 孙立群;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三国时期)[N];天津日报;2005年

5 田地;古代年俗[N];安庆日报;2006年

6 国风;魏晋南北朝之三长制及隋唐的邻保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7 刘福林;孔予的才华及评价[N];大同日报;2006年

8 魏正瑾;关于南京六朝建康城研究的几点意见[N];中国文物报;2008年

9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师 王保国;经学体系的崩解与魏晋士人个性的释放[N];文艺报;2007年

10 李文海;信者居官立事之本[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磊;魏晋南北朝家庭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邵春驹;魏晋南北朝游集文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5 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

8 俄琼卓玛;后秦史[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啸;魏晋南北朝九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羽;《冲突与整合—魏晋南北朝民族意识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蔡定益;魏晋南北朝的慈善事业[D];南昌大学;2005年

3 张群;苦难与忧生中的逍遥与旷达[D];湘潭大学;2004年

4 田苗;魏晋南北朝妇女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5 唐小龙;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D];郑州大学;2004年

6 关开华;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宏海;李翱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周海锋;魏晋南北朝丧服学兴盛原因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晓惠;魏晋南北朝板授制度探析[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4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4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