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西巡五台山若干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9-03-05 12:26
【摘要】: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间,曾经五次寻访五台山,关于其原因和过程,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本文以康熙朝《起居注》和康熙朝《实录》为基础,参照五台山地方志书、碑文及时人诗作、笔记等史料,厘清每次出行的背景,揭示出行背后的特殊意义。
[Abstract]:Emperor Kangxi visited Wutai Mountain five times during his 61 years in office. On the basis of Kangxi Dynasty and Kangxi Dynasty, this paper, referring to Wutai Mountain Local Records, inscriptions on timely poems, notes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clarifies the background of each trip and reveal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trip.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竹叶;罗wz寺碑文[J];五台山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寿伟;;海洋视野下蓝鼎元的民本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吴文文;;论《诗经·国风》的早期传播[J];东南传播;2011年11期

3 陈才训;;吴兆骞赎归与清初政治文化生态考论[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吴文文;;蓝鼎元理学思想形成之渊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王记录;;中国古代文献诠释思想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马琳萍;朱铁梅;;从“三记”创作观念的比较看邵璨《香囊记》对八股文的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姚艳霞;章启辉;;论李光地的礼学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成积春;;从噶礼——张伯行互参案看康熙的“满汉一体”论[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1期

9 成积春;;康熙晚年抑制汉官的典型事件——“赵凤诏贪污案”[J];历史档案;2007年04期

10 翟奎凤;;明清以来关于黄道周易学的评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仲华;;清代大兴何氏历算学[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涛;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宋芝业;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0年

3 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夏宁;康熙帝战争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崔晓新;朱彝尊交游考论[D];山东大学;2012年

6 于祥成;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胜军;清初庙堂理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欧阳斐;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寅;李光地与清初经学[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忠科;靳辅治河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涛;顺康之际昆山徐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石海英;陈梦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惠贞;康雍乾三朝治台政策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侯军义;论姚启圣与清初统一台湾[D];厦门大学;2007年

6 帅倩;17至19世纪初西学传入朝鲜及其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7 唐博;康熙末年政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路亮;清郑澎湖海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宏伟;康熙年间风闻言事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林聪;洪亮吉骈文风格特点及特点成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毅;献身于五台山事业的人民公仆周计林[J];五台山研究;2004年02期

2 山水;;介绍和研究五台山的三本书出版[J];五台山研究;1986年02期

3 言成;;五台山的“神灵感应”——读《清凉山志·张商英传》[J];五台山研究;1986年04期

4 ;五台山清凉寺碑考[J];五台山研究;1986年06期

5 朱远峰;;五台山记[J];五台山研究;1991年02期

6 业露华;;唐代五台山普通院[J];五台山研究;1992年01期

7 李裕民;北宋王朝与五台山佛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8 江阳;五台山的第一任僧统[J];五台山研究;1994年02期

9 王文忠 ,白福生;五台山“水陆大法会”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J];五台山研究;1994年02期

10 程大力;五台山僧在唐代即以武闻名[J];体育文化导刊;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和平;;康熙朝御用玻璃厂与西方传教士[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吴攀升;;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吴攀升;;五台山旅游资源优势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吕丽芬;;五台山交通连接与游客流量的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凯怡;王志洪;Simon Wilde;;五台山太古代绿岩带演化:单颗粒锆石迅谱年龄的制约[A];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李并成;;一批珍贵的太原历史资料——敦煌遗书中的太原史料综理[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程占红;张金屯;张峰;;不同旅游干扰下草甸种群生态优势度的差异[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林崇宇;张如心;;五台山主峰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9 张建忠;孙根年;;基于文化意象视角的宗教遗产地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以五台山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进林;王绍鑫;;五台山北麓中寒武世张夏期新三叶虫[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峰毅 曹建华 焦瑾琦;宝华寺举行法会隆重庆祝五台山申遗成功[N];忻州日报;2009年

2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如璧;为五台山文化景观再添瑰宝[N];忻州日报;2010年

3 党玉占;邮票上的五台山[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根通;制止在五台山开矿加强其自然生态的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高峰毅 焦瑾琦 左建军;五台山:又一个金灿灿的十月[N];忻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班彦钦 通讯员 高峰毅 焦瑾琦;五台山梳妆迎接“五一”小长假[N];山西日报;2009年

7 见习记者 王佳丽;我省投资70亿元提升五台山景区陆空交通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8 宋玉婷 本报驻山西记者 杨社生;五台山申遗新闻后的“新闻”[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冯铁飞;五台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佛教圣地五台山申遗成功喜迎百名记者百家旅行社入山[N];忻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亚辉;康雍乾三朝对云南社会的治理[D];云南大学;2013年

2 李宏哲;康熙词坛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戴成萍;清代琼黎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双印;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释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苗培森;恒山中深变质岩区构造样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1年

7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9 梁启俊;清朝对西藏地方经济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鸿雁;康熙的国家政策初探[D];东北大学;2008年

2 雷锦;史景迁的康熙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金艳;康熙朝地方仓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季勇;康熙理学思想初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春君;清康熙朝之强盗案及其司法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文文;康熙朝清鲜封贡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谈天;康熙朝来华传教士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潘振刚;康熙朝理学名臣理学思想与政治事功初探[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段润秀;康熙朝“博学鸿儒科”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晓玲;清康熙朝东北方志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4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4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