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对汉代乡里基层社会治安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grass-roots social order in the village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discusses the various systems and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grass-roots society in the rural areas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t is hoped that some useful discussion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成玉玲;;汉代乡村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史学月刊;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义广;;汉代诏书与民生问题研究[J];南都学坛;2009年06期
2 晏红;;汉代社会保障措施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28期
3 王启才;李树侠;;汉代奏议的上传、批阅与收藏[J];兰台世界;2009年13期
4 陈长琦;;汉代郡政府行政职能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孟弘;皇甫昱;;从《农耕图》看汉代农业的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董树利;;二十年来两汉乡里教化研究综述[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黄今言;温乐平;;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3期
8 郝建平;;汉代尊老养老之风尚及其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宋治民;;汉代铭刻所见职官小记[J];考古;1979年05期
10 高宇;;试析汉武帝的个性形成及其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鑫义;;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郝建平;;汉代统治思想变迁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徐心希;;浅谈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与汉代史学观念的更新[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怀仁;;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6 王志邦;;东晋南朝浙江农业生产的发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郭继汾;;略论五代时期柴荣的改革[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8 王文涛;;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9 顾奎相;;第三讲 评说“澶渊之盟”的是是非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10 张殿吉;;商鞅变法与小农经济[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建强;汉代的陶厕[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记者 田学科;人类农业生产始于1万年前[N];科技日报;2006年
3 李京华;应重视汉代陶灶陶釜“铁官铭”的考察[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王子今 周苏平;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N];北京日报;2001年
5 李并成;武威王杖简与汉代尊老扶弱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郑州大学历史系 高凯;《二年律令》与汉代女性权益保护[N];光明日报;2002年
7 鲁正清;汉代在“西南夷”[N];云南日报;2001年
8 吴光;以《诗》证史 钩玄发微[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玉峰;汉初经济政策的成效和经验[N];学习时报;2008年
10 叶东兴 刘文杰;江西安远发现万余枚汉代窑藏铜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方高;宋朝农业管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一梅;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林兴龙;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荣波;汉代乡里社会治安考略[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杜庆余;汉代田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布留宪;略论科技对唐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杨舒眉;汉代宫廷女性生活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张超;汉代“家”称谓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强;汉代“主书”之吏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惠苑;商代的农业经济与殷商文明[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俊;汉代文吏的身份[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5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