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契丹族中央官的政治活动及地位
[Abstract]:The central officials of the Chidan ethnic group account for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organ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Jin Dynast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number of Qidan people in the Jin Dynasty who served as chief officers or major official posts in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an Pin and above) was 61. From the chief slaughterer to the three provinces, to the major military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s of the important officials are Qidan.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Qidan people changed from high to low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central Qidan officials in the Jin Dynasty. One, the Qidan who was appointed to the slaughter and the six outstanding books.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46.4;D69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宇旭;;简论金代契丹族二税户及驱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夏宇旭;;初探金代契丹人猛安谋克组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夏宇旭;;略述金代猛安谋克组织下契丹人的经济生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胡小鹏;苏鹏宇;;蒙元时期契丹人婚姻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夏宇旭;;初探金代契丹人的部族及Nc组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夏宇旭;;20世纪以来金代契丹人和奚人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3期
7 程尼娜;;金朝西北部契丹等游牧民族的部族、|贫妊芯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夏宇旭;;浅析金代契丹人的群牧组织[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9 辛华;;契丹:一个消失的王朝[J];东北之窗;2008年07期
10 夏宇旭;;浅析宋朝对金治下契丹人的招诱[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民;;浅议契丹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任爱君;;说契丹辽朝前期四楼、捺钵与斡鲁朵的关系[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3 吴凤霞;;金代直臣路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王革勋;陈文道;;契丹王朝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贡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高娃;;中国古代城镇建设史上有益的借鉴——辽代中小城镇建设的人文思维[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康松;吴琦;;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斌华;;专以交钞愚百姓[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8 黄凤岐;;第六讲 耶律阿保机——辽朝缔造者[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9 赵淑霞;于文莅;;辽代契丹人的饮茶习俗[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任爱君;;唐朝与契丹部落发展的历史关系——兼谈大贺氏家族的衰微和契丹部落发展的趋向[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源文化 千年文脉余韵长[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丛明宇;“半拉城子”出土完整“金代青砖”[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信;阿骨打与“大金碑”[N];吉林日报;2005年
4 马洪;珍贵的契丹文铜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吉林社科院 周惠泉;辽朝议政的独特方式——捺钵制度[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景爱;北京的前身——金中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雷科巴;发型的历史[N];成都日报;2006年
8 张菲娜;华夏文明的“衣冠之治”[N];中国审计报;2006年
9 李富;赤峰:9米高契丹图腾柱向世人展示契丹文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N];大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宇旭;金代契丹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贾淑荣;金代武将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8 孙孝伟;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德洋;金朝中原乡村社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雷;金代吏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会;金世宗对契丹政策的调整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玉君;金完颜亮时期的民族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维维;试论金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玉彬;金朝中期各民族地位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恩禄;金朝上京区域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富松;辽代契丹族服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7 李潇;金代市场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8 王姗姗;论辽金刑法中的“罪”与“刑”[D];辽宁大学;2012年
9 冯娟娟;金代西京文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10 石光英;从《奉使辽金行程录》透析辽代社会生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8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3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