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人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传承——以报刊文献中的郑成功传记为中心
[Abstract]:Before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eng Chengsheng was at most admired with the image of "loyalty" of the "left peopl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nationalist trend of thought, Revolutionaries began to reshape and understand China's past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nation-state. Zheng Chenggong was especially valued by revolutionar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cause of hi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legendary life. Und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tter,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anti-Qing hero", Zheng Chenggong's image took place a "modern transformation", which not only catered to the needs of the anti-Qing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but also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hero image of Zheng Chengcheng integrated into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has always become a spiritual resource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ork hard and save the dead.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Zheng Chenggong was further respected by the Chinese as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restoration of Taiwa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晚清台湾历史映像(1840—1895)”(11BZS0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台湾社会转型研究”(12JJD810002)
【分类号】:K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强;郑成功在台湾的建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1年01期
2 欧潭生;台闽豫祖根渊源再探——兼论何处是郑成功之墓[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黄炳元;郑成功与妈祖信仰[J];东南学术;1997年04期
4 郑湘建;聚焦《英雄郑成功》[J];大众电影;2000年10期
5 关耳;;《石井郑氏族谱·明末本》惊现厦门始末[J];厦门文学;2005年05期
6 吴蔚;;郑成功与施琅的恩恩怨怨[J];龙门阵;2006年07期
7 李育安 ,吴朝林;试论郑成功的经济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陈碧笙;郑成功对清和议问题及其与明室的关系——郑成功研究之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艾治国;评新编历史戏《海誓》[J];中国京剧;1995年04期
10 卢卫国;塑造民族脊梁[J];电影通讯;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润斌;;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韩琦;;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局限性[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包胜利;;2006-2009年国内“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万鄂湘;;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重读孙中山先生有关“民族主义”的论断新悟[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李广良;;民族、民族主义与开放主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方田;;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家有;;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郑汕;;印度民族主义的特征及世界性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英龙;两岸崇奉的林凤[N];闽南日报;2010年
2 ;叫“集结号”,成吗?[N];南方日报;2011年
3 关凯 李晶;世界杯中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陈壁生;当施琅争议遭遇民族主义[N];南方日报;2006年
5 记者 洪亚男;郑成功原配永宁董氏族谱现身[N];石狮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康慨;少年枪手:该死的民族主义报纸让我向作家开枪[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马立诚;为何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8 秋风;游走在全球化与商业民族主义之间[N];中国经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晓菁 沈彦彦 通讯员 林其煌 张蔚;千人见证 两岸同祭郑成功[N];厦门日报;2009年
10 于福坚;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赵立新;当代东亚民族主义与国家间关系[D];延边大学;2012年
4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英兰;韩国的社会结构与民族主义[D];上海大学;2012年
6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2 党军;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金鑫;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运哲;石原慎太郎与冷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勇兵;论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机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祁云蛟;合谋与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勇;民族主义与新加坡现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5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