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江西任官及其两次下狱的真相——兼考其与宁王朱宸濠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9-08-24 19:28
【摘要】:刘瑾被诛后,李梦阳于明武宗正德六年至九年出任江西按察使提学副使。在江西期间,他积极创立书院,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却在正德八年因身陷官司而被下广信狱,后罢官归家闲住。宁王败后,有人以为其与朱宸濠有染,又诬陷构罪二次入狱。其实,李梦阳与宁王实际并无关系,学界对于李梦阳闲住后入狱情况及与宁王之关系每有误解,根据有关文献可证之。
[Abstract]:After Liu Jin was punished, Li Mengyang Yu Mingwu Zong Zhengde served as deputy envoy of Jiangxi under inspection from six to nine years. During his stay in Jiangxi, he actively founded the Academy to train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but was jailed for eight years in Zhengde for being caught in a lawsuit, and then returned home to live alone. After the defeat of King Ning, 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he had an affair with Zhu Chenxiao and framed the construction crime and went to prison for two times. In fact, Li Mengya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ing Wang. Every misunderstanding of Li Mengyang's imprisonment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Ning Wang can be prov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李梦阳全集校注”(0046)
【分类号】: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孙之梅;论《桃花扇》的三种文化意象——兼及其与当时思想意识之构合[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7 李清宇;明代中期文坛的“四变而六朝”——以黄省曾与李梦阳文学观念之异同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8 徐林;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10 高峰;;紫柏大师“三大负”述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山林;;咏《牡丹亭》诗歌简论[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功谊;;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邱江宁;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传永;谢榛论[D];苏州大学;2001年

2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文泰;汤显祖仕宦及死因考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付明明;明初侍御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7 赖晓东;暮色中的喧嚣与狂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桂芹;竟陵派的诗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敏;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桂娟;;明代江西解元初探[J];华章;2011年14期

2 王真;;试论何景明赋的思想内容[J];才智;2011年22期

3 廖艳彬;宋燕辉;;清代国家水利管理理念与地方水利修建——以江西丰城县堤防建设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赵焰;;瓦屑坝之谜[J];江淮文史;2011年04期

5 苏东来;;“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古今农业;2011年03期

6 马军;;只要付出爱,哪里住不得?[J];文史月刊;2011年08期

7 孟宪玉;;张叔夜籍贯、亲属考[J];中国报业;2011年10期

8 汪震;;试论水军在汉征闽越之战中的作用[J];福建文博;2010年04期

9 马啸;;明代庆阳科举群体的施政风格与个性特质初探[J];西夏研究;2010年04期

10 米舒;;严嵩之变[J];政府法制;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正德;曹正庆;;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李劲松;;五代时期的江西书院考述[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3 孔宪易;;试谈《如梦录》与明代的开封[A];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林金树;;明代中后期“三西”农村人口的流动及其社会意义[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于宝航;;明代国内商业交通与地区间经济交往[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6 江西省九江市钱币学会课题组;;广宁监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7 南炳文;;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8 于宝航;;明代国内商业交通与地区间经济交往[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封越健;;明代漕船管理述略[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唐立宗;;读《明史纪事本末·平南赣盗》[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执笔 彭明瀚 刘诗中;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成满 本报记者 李传君;双桂:会馆如烟[N];四川日报;2006年

3 张鸣;卧辙代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高启新;鸾停鹄峙[N];温州日报;2006年

5 张远怀;古今植树趣闻[N];中国档案报;2006年

6 吴熙祥;探寻古徽道(上)[N];江淮时报;2006年

7 杨静;让文物走出“深闺”[N];江西日报;2006年

8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孙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促进江西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陆能;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N];中国档案报;2006年

10 李金海;武状元罗淇与“兄弟登科”[N];中国档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涂蕴漪;清代江西慈善组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秀丽;江西的宗族势力与乾隆朝的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茹;宋代江西孔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燕兵;六朝时期江西军事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肖敏;清前期江西明遗民社会交往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廖云德;明清时期江西重赋问题与地方社会:以南昌、袁州、瑞州三府为中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D];南昌大学;2006年

9 薛胤;宋代江西的灾害与社会[D];南昌大学;2008年

10 腰蓝;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9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29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