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森林破坏情况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9-08-27 07:00
【摘要】:林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富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方式,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程度。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大部分的国土面积覆盖着一层茂密的森林,但是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两个马鞍形高峰之一的宋代,林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分布区域日益萎缩,蓄积逐渐枯竭,林业出现危机。宋代林木资源的锐减与公元12世纪的气候异常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战乱和人类过度的开发,比如开垦山林、工程营造、家庭生活及治铁业所导致的柴薪需求等。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
【分类号】:F326.2;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黄正术;论“五帝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井上进;;论明代前期出版的变迁与学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泽,闵如强;齐齐哈尔林业生态状况及防治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年01期

2 杜成柱;;守护在山岗上的森林卫士——记下寺湾林场护林员赵启明[J];陕西林业;2010年S3期

3 ;短评[J];内蒙古林业;1959年03期

4 叶惟泓;;吸烟等于毁坏树木[J];环境;1998年03期

5 吴锡麟,叶功富,陈德旺,郑孝坡,叶锋;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6 钟日铜;森林生态小区域与更新[J];中国林副特产;2003年03期

7 张晓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林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1期

8 张毓涛,白志强;新疆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初步设想[J];新疆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9 郭永灵;赵国庆;;浅谈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铁刚;李建梅;;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文龙;;试论发展沙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2 李联地;;商品林定义探索与分析浅议[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3 林媚珍;马秀芳;谢双喜;陈志云;许阳萍;;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兴志;;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思考[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学文;孙俊泽;贾跃凤;肖辉成;姜兴常;甄永恒;张国栋;张丽荣;王晓梅;;现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方向[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希才;;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工作中应把握好的几个环节[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7 陈佐忠;;读天书 关注我国重大生态实际问题[A];植被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侯学煜院士逝世1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1年

8 朱华;许再富;王洪;李保贵;;滇南热带雨林片断化与生态及物种多样性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宋福强;田兴军;何兴兵;;紫金山两种主要林型有机物层中丝状真菌多样性[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桂靖;;昆明盘龙区街道树种规划研究[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发伟 通讯员 闫正坤;沣河生态绿林工程栽植完毕[N];咸阳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姚正坤 于延琴 张雄;南大门的绿色屏障[N];安康日报;2006年

3 记者 田远进;我市一生态土壤进入“十一五”技术公告[N];桂林日报;2007年

4 刘建平 申何生;潞城造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N];山西日报;2007年

5 邹定华;达仁实施十村百里千亩万株生态绿化工程[N];商洛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若云;志丹县永宁镇积极创建生态大镇[N];陕西科技报;2007年

7 地区生态办 供稿;塔城盆地生态三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N];塔城报;2006年

8 马志强;林改要使群众得实惠、生态得效益[N];新乡日报;2007年

9 杨t熷迨迪吧,

本文编号:2529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29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